一种柔性传动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5920 阅读:5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传动轴,上述柔性传动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包括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柔性传动轴,取代了之前的一根刚性的传动轴,从而当传动轴与零件定位中心出现误差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的连接来予以调整和补偿,有利于保证整个传动机构的同轴度,确保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传动轴,尤其是应用于高转速场合的柔性传动轴。
技术介绍
转子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构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涡轮发动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其动力涡轮转子正朝着高转速、大径盘细长空心轴比的方向发展,工作转速往往高于弯曲临界转速,结构日益复杂。作为高度精密的构件,转子在装配之前,需要对其中的零部件进行各项严格的性能测试,例如高速动平衡测试。图I是传统的传动轴的剖视图,如图I所示,传动轴I的左端与驱动轴连接,所述连接通常借助于联轴器或弹性联轴器进行,其右端的外圆周面通过 例如花键与零件连接,从而,传动轴I将驱动轴的扭矩传递给零件。所述零件可以是例如I米长的长轴,其固定在一对刚性摆架上,测试时的最高工作转速可达21000转/分钟。在进行高速动平衡试验时,由于转速非常高,同时又希望保持较好的同轴度(例如O.006毫米),因此对传动轴和零件之间的定位精度要求很高。根据上述传统的传动轴结构,由于驱动轴的联轴器和零件(长轴)之间仅设置一根传动轴,如果该传动轴与零件的定位中心出现误差,将难以进行调整和补偿,从而导致固定零件的刚性摆架的不平衡量过大,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动轴和零件的定位中心误差难以调整和补偿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传动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动轴和零件的定位中心误差难以调整和补偿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传动轴,所述柔性传动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进一步地,在所述柔性传动轴中,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通过花键相互连接。优选地,所述花键是渐开线花键。进一步地,在所述柔性传动轴中,所述第一连接轴具有渐开线直齿花键,所述第二连接轴具有渐开线鼓形齿花键,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通过所述渐开线直齿花键和渐开线鼓形齿花键相互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柔性传动轴中,所述第一连接轴包括第一连接轴主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一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主体的第二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主体的第二端的内圆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轴包括第二连接轴主体、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主体的第一端的第三连接部和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主体的第二端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柔性传动轴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渐开线直齿花键,所述第三连接部具有渐开线鼓形齿花键,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通过所述渐开线直齿花键和渐开线鼓形齿花键相互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柔性传动轴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驱动轴的连接处的台肩具有切除根部的切槽。优选地,所述切槽相对于所述台肩的外圆柱面和端面均呈凹入状。进一步地,在所述柔性传动轴中,所述第一连接轴主体的外圆周面上还设置有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固定定位套上。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包括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柔性传动轴,取代了之前的一根刚性的传动轴,从而当传动轴与零件定位中心出现误差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的连接来予以调整和补偿,有利于保证整个传动机构的同轴度,确保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传统的传动轴的剖视图;图2 Ca)是根据本技术的柔性传动轴的第一连接轴的剖视图;图2 (b)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连接轴的台肩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3 Ca)是根据本技术的柔性传动轴的第二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 (b)是沿3 (a)中T线的剖视图;以及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柔性传动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传动轴,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用于取代图I所示的传统的传动轴。图2 (a)是根据本技术的柔性传动轴的第一连接轴的剖视图,图2 (b)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连接轴的台肩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3 Ca)是根据本技术的柔性传动轴的第二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第一连接轴2和传统的传动轴I的整体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轴2右端的外圆周面上不再设有与零件连接的连接部,而是在右端的内圆周面上设置了第二连接部2-2。由此,第一连接轴2包括第一连接轴主体2-3、位于左端(即第一连接轴主体的第一端)端面上的第一连接部2-1和位于右端(即第一连接轴主体的第二端)的内圆周面上的第二连接部2-2。与驱动轴(图2 (a)未示出)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位于第一连接轴主体2_3的左端面上,并向外略微突出,从而形成了台肩2-4,用于与驱动轴之间的定位和连接。第一连接部2-1与驱动轴之间的连接通常借助于联轴器或弹性联轴器进行,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直径和台肩2-4的高度则根据与之配合的驱动轴结构来确定,第一连接轴主体2-3的左端面在台肩之外的区域上形成有若干个连接孔,用于与驱动轴之间的稳固连接。图2 (b)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连接轴的台肩部分结构的放大图,优选地,所述台肩2-4具有切除根部的切槽,即,将台肩2-4的原本基本垂直的两个平面在相交处(即根部)进行部分切除,从而所述切槽相对于台肩的外圆柱面和端面均呈凹入状。如图2 (b)所示,可以选择不同的切除角度、半径和深度,以得到期望的结构。通过在台肩2-4处形成切除根部的切槽,有利于实现第一连接轴与驱动轴之间的准确定位,并避免了在台肩的根部产生应力集中。优选地,为了减轻第一连接轴2的重量并降低成本,第一连接轴2为空心轴,但第一连接轴主体2-3左端(即第一连接轴主体的第一端)部分具有较小的空心内径,以便于形成第一连接部2-1并提高其连接强度。在第一连接轴主体2-3右端(即第一连接轴主体的第二端),第二连接部2-2形成在空心孔的内圆周面上。如图3 Ca)所示,第二连接轴3包括细长圆柱状的第二连接轴主体3_3和分别位于其两端(即第二连接轴主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三连接部3-1、第四连接部3-2,因此形成了 “双头”的结构。所述第三连接部3-1和第四连接部3-2的半径均大于第二连接轴·主体3-3的半径,且第三连接部3-1的尺寸与前述第一连接轴2的第二连接部2-2的尺寸相匹配,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并传递扭矩,第四连接部3-2的尺寸则根据与之连接的零件来确定。为了保证连接强度,第二连接轴3优选为实心的结构。优选地,第三连接部3-1具有渐开线鼓形齿花键,如图3 (b)的剖视图所示,所述齿形具有外凸的鼓形曲线,例如可以由一段弧线构成。如图4所示,如本技术当前实施例的柔性传动轴在安装使用时,第一连接轴2的第一连接部2-1与驱动轴连接,第二连接部2-2与第二连接轴3的第三连接部3-1相连接,第四连接部3-2再与零件6配合连接,从而将驱动轴的扭矩传递给零件6。通过将传动轴分为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两部分,取代了之前的一根刚性的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动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