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联群专利>正文

新型布置的板坯连铸机辊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845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布置的板坯连铸机辊列包括设置在板坯连铸机的主机机身上的水平支撑导向辊列,所述水平导向辊列中每列水平导向辊由一个水平支撑导向辊组成,相邻两列的水平支撑导向辊错位设置,水平支撑导向辊的长度为铸板坯宽度的0.75~0.95。该单列交错辊列布置结构既保证水平导向辊的刚度,又能保证铸板坯不产生“鼓肚”现象,同时较多节辊布置结构节辊数目少,所需轴承及轴承座数目减少2~3倍,大大节省投资成本。适用于板坯宽度A介于900~1700mm,厚度B介于120~300mm之间的连铸。(*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铸机装置,具体涉及板坯连铸机中一种铸板坯水平导向辊列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板坯连铸机的主机机身系由很多支承导向辊段组成,其辊列系统庞大而且结构复杂,随着板坯断面的宽厚比不断增大,冶金长度变长,在钢水静压力P作用下,铸坯宽面中心高温坯壳成为凸面,称为“鼓肚”。板坯鼓肚会引起液相穴内富集溶质钢水生产运动,引起严重的中心偏析和内部裂纹,对铸坯质量带来严重的危害。目前广泛应用于板坯连铸机的辊列结构有(1)、单辊支承布置结构(2)、多节辊支承布置结构两种形式。在单辊支承布置结构中,如图1所示,当板坯宽厚比A/B逐渐增大,而若辊径d、辊间距x一定时,铸坯越容易在钢水静压力的作用下产生“鼓肚”。为解决上述问题,一般采用减小辊径d、辊间距x,增加支承导向辊数目的技术手段,但这样一来,随着铸坯宽度A增加,辊身长度l也必随之增加,辊径d此时又减小,必然辊子刚度减弱,以致产生形变,铸坯同样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在多节辊支承布置结构中,如图2、3所示,虽可有效克服当铸坯宽度A增加单辊支承容易产生形变的问题,但其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1)节辊数目增多,使本来就很复杂的辊列结构变得更加复杂,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布置的板坯连铸机辊列,它包括设置在板坯连铸机的主机机身上的水平支撑导向辊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向辊列中每列水平导向辊由一个水平支撑导向辊组成,相邻两列的水平支撑导向辊错位设置,水平支撑导向辊的长度为铸板坯宽度的0.75~0.9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联群
申请(专利权)人:刘联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