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联群专利>正文

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169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它包括支架,支架上连接回转底座,其特征在于回转底座两侧连接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与连杆铰接,连杆一端与回转臂铰接,连杆另一端与连杆立座铰接,连杆立座设在回转底座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包回转台,具体涉及一种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技术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钢铁行业中对钢材品种、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原有的小半径连铸机有的已不适应市场的需要,需要加大浇铸半径,以浇铸更大断面的铸坯或质量要求更为苛刻的钢种。传统的改造方案就是挖深厂房基础,降低连铸机出坯辊面标高。这样做不仅施工工期长,而且耗资巨大,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直接影响钢铁厂家的经济效益。如果对铸机进行改造,加大铸机半径而不动原有所有设备基础,只有将浇注位置升高。在现有的连铸设备中,钢包回转台被最为广泛的采用。以单驱动横梁式回转台为例,见图1。由转臂10带动钢包一起作整体的升降,即钢包在受包侧和浇注侧始终位于同一个水平面,浇注位置的升高也就意味着钢包在受包侧的位置也同时相应地升高,由于厂房空间有限,因为起重机的吊钩不能将钢包放在回转台面上,因此采用现有的普通钢包回转台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种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包括支架,支架上连接回转底座,回转底座两侧连接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与连杆铰接,连杆一端与回转臂铰接,连杆另一端与连杆立座铰接,连杆立座设在回转底座上。它具有可有效增加钢包在浇铸位置高度,加大连铸机半径;并且能在不动连铸设备基础上,有效利用原厂房高度空间。本技术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的浇注侧与受包侧的高度相差范围为1m~4m。附图说明图1现有钢包转台示意图图2本技术大行程升降式钢包转台结构示意图图3各连接铰支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支架4上连接回转底座5,回转底座5两侧连接两液压缸6,液压缸的活塞杆6-1个铰接上连杆2,上连杆2一端与回转臂3铰接,上连杆2另一端与连杆立座1铰接,连杆立座1设在回转底座5上。连杆立座1下部铰接导向下连杆7,导向下连杆7的另一端铰接回转臂3。回转臂3与钢包11连接。图中上下水平的两点划线分别表示铸机改造前后的水平中心线,两者高度相差范围为1m~4m。如图3所示,上连杆与连杆立座铰接结构图A-A,连杆立座1连接端盖15-1,两端盖连接轴17-1,轴17-1两端设定位套筒18-1,中间设隔离套筒19-1,定位套筒18-1与隔离套筒19-1之间的轴连接轴承12-1,上连杆2与轴承12-1连接,上连杆2与轴承盖16-1连接;下连杆与连杆立座铰接结构图B-B,连杆立座1连接端盖15-2,两端盖连接轴17-2,轴17-2两端设定位套筒18-2,中间设隔离套筒19-2,定位套筒18-2与隔离套筒19-2之间的轴连接轴承12-2,下连杆7与轴承盖16-2连接,下连杆7与轴承12-2连接。上连杆与回转臂铰接结构图C-C,转轴14两端连接轴承12-3,回转臂8与轴承盖11连接,上连杆2与转轴14连接,上连杆2两侧连接限位块20,销轴13连接限位块20与转轴14。下连杆7与回转臂8铰接结构图D-D,回转臂8连接端盖15-3,两端盖连接轴17-3,轴17-3两端设定位套筒18-3,定位套筒18-3之间的轴上连接轴承12-4,下连杆7与轴承盖16-3连接,下连杆7与轴承12-4连接。本技术大行程可升降钢包回转台采用连杆联动机构以及液压缸驱动装置,用两个可独立大行程升降的回转臂,除具有钢包回转台现有的整体升降运动外,还能使两个回转臂各自独立地运动,即钢包在受包侧和浇注侧均能独立地动作,从而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厂房空间和现有的连铸设备基础,解决厂房轨面标高不够的问题。该结构制造简单,使用方便,能很好地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使铸机改造在成本最低的情况下得到实现。权利要求1.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它包括支架,支架上连接回转底座,其特征在于回转底座两侧连接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与连杆铰接,连杆一端与回转臂铰接,连杆另一端与连杆立座铰接,连杆立座设在回转底座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由液压缸构成,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连杆铰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其特征在于连杆立座下部铰接导向下连杆,导向下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回转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它包括支架,支架上连接回转底座,回转底座两侧连接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输出端与连杆铰接,连杆一端与回转臂铰接,连杆另一端与连杆立座铰接,连杆立座设在回转底座上。它具有可有效增加钢包在浇铸位置高度,加大连铸机半径;并且能在不动连铸设备基础上,有效利用原厂房高度空间。本技术大行程升降式钢包回转台的浇注侧与受包侧的高度相差范围为1m~4m。文档编号B22D41/00GK2579566SQ0228412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联群 申请人:刘联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联群
申请(专利权)人:刘联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