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机构,具体地涉及一种控制拉索结构。
技术介绍
为合理利用有限的车内空间,控制机构通常采用具有柔性结构的拉索,如轿车的后排座椅折叠时通常采用“一拖二”的拉索控制座椅左右两侧的调角器来实现靠背解锁功能,从而实现靠背角度调节或折叠、拆卸,以增大行李箱空间等操作。如图6所示,现有的控制拉索结构通常包括一个主动拉索01、两个被动拉索02、及用于连接主动拉索01和被动拉索02的连线盒03和滑块04。主动拉索的两端均设有接头,一接头用于连接操纵装置,另一 接头安装在滑块的中心孔内,两个被动拉索的两端均设有接头,一接头用于连接被控制件,一接头落入在滑块的开孔槽内,滑块设置在连线盒内并可在连线盒内滑动。控制拉索结构通过对主动拉索施加力来带动被控制件运动,从而实现对被控制件的操纵。然而,滑块04与连线盒03的接触面完全贴合,增加了摩擦阻力,影响操作顺畅性,尤其当主动拉索和滑块的连接处与连线盒对滑块的支撑中心的连线与滑块的滑动方向不平行或滑块受主动拉索的力的方向与滑块的滑动方向不平行时,对滑块存在力矩作用而使滑块可能发生卡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拉索结构,包括:带有空腔(31)的连线盒(3)、可往复滑动地设置在连线盒空腔(31)内的滑块(4),分别从连线盒(3)的位于滑块(4)往复滑动方向的两端穿入空腔(31)并与所述滑块(4)相连接的主动拉索(1)和被动拉索(2),所述滑块(4)具有与主动拉索(1)和被动拉索(2)连接的两个端壁(41)和位于两个端壁(41)之间的与连线盒(3)滑动接触的滑动壁(42),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壁(42)具有从两个端壁(41)处逐渐向中间外凸的凸起面,且所述滑动壁(42)与所述空腔(31)的腔壁存在点和/或线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雄,林亦宁,李忠杰,唐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