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917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精整工序效率太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精整装置,其包括上料装置、存储模腔、模架、中模、上冲、送料夹持装置、出料夹持装置、控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将产品推送进入存储模腔内,所述送料夹持装置从存储模腔内将产品夹持后送入中模中,所述上冲下压至下限点后上升至上限点;所述出料夹持装置在上冲上升至上限点后将中模中的产品送入模架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控制装置控制各个部位的运行,使得自动精整装置能够全自动、高效地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精整装置
技术介绍
精整装置是指将加工成形的毛坯件在冲压模具中进一步压制成型,使得产品的尺寸、表面光滑度和精度均提高的一种装置。现有的精整工序采用手工或者半自动化的方式进行,其通过工人手工将产品放入模具中,手动按下冲压开关,冲压完成后再手动取出产品。此种方式效率慢、工人劳动强度也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效率·高、速度快、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自动精整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其包括上料装置、存储模腔、模架、中模、上冲、送料夹持装置、出料夹持装置、控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将产品推送进入存储模腔内,所述送料夹持装置从存储模腔内将产品夹持后送入中模中,所述上冲下压至下限点后上升至上限点;所述出料夹持装置在上冲上升至上限点后将中模中的产品送入模架出料口。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能检测产品正反面朝向的振动盘和送料气缸,所述振动盘将正面朝向的产品送入存储模腔内,将反面朝向的产品退回振动盘;所述送料气缸将存储模腔内的产品推送至固定的气缸夹持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腔为圆柱形存储模腔,所述产品堆叠于所述圆柱形存储模腔内。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夹持装置包括直线型导轨以及能在所述直线型导轨上来回移动的两个送料机械夹持臂,所述两个机械夹持臂通过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将所述产品送至中模中。进一步地,所述中模外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中模内是否有产品存在的红外检测装置,当所述红外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产品时,所述送料夹持装置才能动作。进一步地,所述中模内设置有模具芯棒,所述芯棒的放入部具有15度倾斜度。进一步地,还包括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下限点和上限点位置通过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并传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本技术通过利用控制装置控制各个部位的运行,使得自动精整装置能够全自动、高效地工作,同时本技术还通过设置多个位置传感器、红外检测装置等,确保自动精整装置能够安全运行。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自动精整装置的结构框架图;图2为本技术自动精整装置中中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I为本技术自动精整装置的结构框架图。本技术自动精整装置包括上料装置10、存储模腔11、模架12、中模13、上冲14、送料夹持装置15、出料夹持装置16。上料装置10将产品推送进入存储模腔11内,送料夹持装置15将存储模腔11内的产品夹持放入中模13中,上冲14下压至下限点以压制产品进行精整,压制完成后上冲14上升至上限点,出料夹持装置16将精整完成后的产品由中模中取出送入模架13的出料口。整个自动精整装置的动作流程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完成。控制装置可选用各类PLC控制器或者采用单片机、DSP芯片等。请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自动精整装置中,模架12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上料装置10包括能检测产品正反面朝向的振动盘(图中未示)和送料气缸100。振动盘通过产品的重心位置来检测产品的正反面朝向,振动盘将正面朝上的产品送入存储模腔中,将反面朝上的产品退回振动盘中继续振动直至产品的朝向在振动盘的振动下变成正面朝上。存储模腔11优选为圆柱形存储模腔,圆柱形存储模腔能将产品堆叠起来,每一堆叠行仅堆叠有一个产品,如此设置有利于送料气缸一次推送一个产品至固定的气缸夹持位置。送料夹持装置15包括设置在模架12纵向侧的直线型导轨150以及能在所述直线型导轨150上来回移动的两个机械夹持臂151,机械夹持臂151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可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以将产品送至中模13内。为了防止中模中的产品还未移出而送料夹持装置15又将另一个产品送入中模的情况发生,还在中模13外设置有红外检测装置,仅当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中模13中无产品时,控制装置才控制机械夹持臂151动作。具体地,当红外检测装置检测到中模13中无产品时,机械夹持臂151从固定的气缸夹持位置将产品夹持然后垂直向上运动后水平动作到达中模口垂直位置而后垂直向下动作将产品放入中模13内。为了使得机械夹持臂151能准确地将产品放入中模13中,还在中模13内部设置有模具芯棒130,模具芯棒130具有倾斜开口的放入部,倾斜度优选为15°。产品放入中模13后,送料夹持装置15的夹持臂缩回至固定的气缸夹持位置以待精整完成后夹持下Iv广品。此时,固定于I旲架12中的上冲14在控制装直的控制下向下运动直至下限点以对产品进行精整,上冲14运动至下限点后向上上升至上限点。本实施例中,上限点和下限点的位置确定均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并将检测信号送至控制装置判断。可以想象地,也可通过机械定位的方式确定上冲14运动的上限点和下限点。当上冲14精整完毕且上升至上限点后,出料夹持装置16将产品夹持后送至模架12的出料口。出料完成后,送料夹持装置15开始运动,如此循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存储模腔、模架、中模、上冲、送料夹持装置、出料夹持装置、控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将产品推送进入存储模腔内,所述送料夹持装置从存储模腔内将产品夹持后送入中模中,所述上冲下压至下限点后上升至上限点;所述出料夹持装置在上冲上升至上限点后将中模中的产品送入模架出料口。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能检测产品正反面朝向的振动盘和送料气缸,所述振动盘将正面朝向的产品送入存储模腔内,将反面朝向的产品退回振动盘;所述送料气缸将存储模腔内的产品推送至固定的气缸夹持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腔为圆柱形存储模腔,所述产品堆叠于所述圆柱形存储模腔内。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夹持装置包括直线型导轨以及能在所述直线型导轨上来回移动的两个送料机械夹持臂,所述两个机械夹持臂通过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将所述产品送至中模中。··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外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中模内是否有产品存在的红外检测装置,当所述红外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到产品时,所述送料夹持装置才能动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内设置有模具芯棒,所述芯棒的放入部具有15度倾斜度。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下限点和上限点位置通过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并传送至所述控制装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PLC。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精整工序效率太低的问题。本技术自动精整装置,其包括上料装置、存储模腔、模架、中模、上冲、送料夹持装置、出料夹持装置、控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将产品推送进入存储模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精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存储模腔、模架、中模、上冲、送料夹持装置、出料夹持装置、控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将产品推送进入存储模腔内,所述送料夹持装置从存储模腔内将产品夹持后送入中模中,所述上冲下压至下限点后上升至上限点;所述出料夹持装置在上冲上升至上限点后将中模中的产品送入模架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建尧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