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萃取二氧化碳输入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821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二氧化碳输入泵,包括二氧化碳注入泵、排气罐、单向阀、二氧化碳储罐等装置,其中,二氧化碳注入泵的进口和冷却出口与二氧化碳储罐相连,压力表与排气罐相连,排气罐与二氧化碳注入泵相连,单向阀安装在二氧化碳注入泵的泵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流体萃取在二氧化碳气体笼罩下进行,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超临界流体萃取领域,特别是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二氧化碳输入栗。
技术介绍
目前的超临界萃取装置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八部分萃取剂供应系统,低温系统、高压系统、萃取系统、分离系统、改性剂供应系统、循环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目前的低温系统采用氟利昂降温,但是氟利昂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需要替代的技术来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在超临界萃取装置上的能够替代氟利昂使用的超临界流体萃取二氧化碳输入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二氧化碳输入泵,包括二氧化碳注入泵、排气罐、单向阀、二氧化碳储罐等装置,其中,二氧化碳注入泵的进口和冷却出口与二氧化碳储罐相连,压力表与排气罐相连,排气罐与二氧化碳注入泵相连,单向阀安装在二氧化碳注入泵的泵出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I、本技术可以在接近室温(35_40°C )及二氧化碳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2、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萃取过程不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不燃性气体,无味、无臭、无毒,故安全性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二氧化碳输入泵,包括二氧化碳注入泵I、排气罐2、单向阀3、二氧化碳储罐4等装置,其中,二氧化碳注入泵I的进口 5和冷却出口 6与二氧化碳储罐4相连,压力表8与排气罐2相连,排气罐2与二氧化碳注入泵I相连,单向阀3安装在二氧化碳注入泵I的泵出口 7。本技术用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保证液缸腔内的压力高于或等于该介质在运行温度下的压力,改变的设计用二氧化碳自身的压力与温度保证进出口的压力和问题,且保证二氧化碳在运输过程中不至于气化。权利要求1.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二氧化碳输入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注入泵(I)、排气罐(2 )、单向阀(3 )、二氧化碳储罐(4 )等装置,其中,二氧化碳注入泵(I)的进口( 5 )和冷却出口(6)与二氧化碳储罐(4)相连,压力表(8)与排气罐(2)相连,排气罐(2)与二氧化碳注入泵(I)相连,单向阀(3 )安装在二氧化碳注入泵(I)的泵出口( 7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二氧化碳输入泵,包括二氧化碳注入泵、排气罐、单向阀、二氧化碳储罐等装置,其中,二氧化碳注入泵的进口和冷却出口与二氧化碳储罐相连,压力表与排气罐相连,排气罐与二氧化碳注入泵相连,单向阀安装在二氧化碳注入泵的泵出口。本技术是流体萃取在二氧化碳气体笼罩下进行,有效地防止了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文档编号B01J19/14GK202700130SQ20122020546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杨柳 申请人:灌南县西湖工业泵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二氧化碳输入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注入泵(1)、排气罐(2)、单向阀(3)、二氧化碳储罐(4)等装置,其中,二氧化碳注入泵(1)的进口(5)和冷却出口(6)与二氧化碳储罐(4)相连,压力表(8)与排气罐(2)相连,排气罐(2)与二氧化碳注入泵(1)相连,单向阀(3)安装在二氧化碳注入泵(1)的泵出口(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灌南县西湖工业泵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