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处理装置和制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60049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5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处理装置,包括:节流部,设有第一流体入口;引射部,引射部与节流部可拆卸组装,引射部具有吸入室和扩压室,吸入室设有第二流体吸入口,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吸入室混合后,经由扩压室升压;分离部,分离部与引射部可拆卸组装,将从扩压室流出的混合流体分离成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节流部、引射部以及分离部依次相连,第一流体经节流部流入引射部与引射部吸入的第二流体混合升压后,流入分离部进行气液分离。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节流部、引射部、分离部可拆卸组装形成了一体化的流体处理装置,实现了在一个装置内进行流体的节流、引射和分离处理,节省了占用空间,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流体的处理效率。

Fluid treatment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fluid processing device includes a throttl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luid entrance; ejector, ejecting and throttling part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assembled, ejector has the suction chamber and the diffuser chamber, suction chamber with second fluid inlet, a first fluid and a second fluid suction in the burglary after mixing through the diffuser booster; separation part separation part and the ejection part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assembled, the mixed fluid outflow from the diffuser is separated into gas phase fluid and liquid phase fluid, throttle, ejector and separation part is connected by a first fluid throttle into second fluid ejector and mixed boost the ejector sucked after separation of gas-liquid separation flows.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the throttle, ejector, the separation part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assembled, the fluid handling devices to form a unified, the throttle, fluid in a device within the injection and separation processing, saving space, reduc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fl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处理装置和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体处理装置和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包含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等部件,而为了减少压缩机的功耗,提高冷凝器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在制冷系统中又增加了喷射器,这使得整个系统部件多而且连接复杂,具有以下技术缺陷:(1)不同部件之间功能相对独立,而且分开布置,使得制冷循环系统管路复杂,结构紧凑性不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差;(2)不同部件需通过管路连接,流体在流经管路时,会有流动损失,系统的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流体处理装置,包括:节流部,设有第一流体入口;引射部,引射部与节流部可拆卸组装,引射部具有吸入室和扩压室,吸入室设有第二流体吸入口,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在吸入室混合后,经由扩压室升压;分离部,分离部与引射部可拆卸组装,将从扩压室流出的混合流体分离成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其中,节流部、引射部以及分离部依次相连,第一流体经节流部流入引射部与引射部吸入的第二流体混合升压后,流入分离部进行气液分离。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节流部、引射部以及分离部依次可拆卸组装,形成了一体化的流体处理装置,实现了在一个装置内进行流体的节流、引射和分离处理,节省了占用空间,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流体的处理效率,其中,在节流部设第一流体入口,使流体流入并进行节流处理,增加第一流体的流速,降低第一流体的压力,在引射部设吸入室,并设第二流体吸入口,通过第一流体的流动将第二流体引射进吸入室,在引射部设扩压室,增加流体的压力,降低流体的流速,流体经过扩压室后压力能增大,可以降低压缩机对制冷剂增压时的功耗,实现压力损失的回收利用,同时流体在分离部进行气液分离,保持使用流体处理装置的系统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节流部包括:喷嘴,喷嘴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段、直段以及出口段,其中,直段的截面尺寸一致,入口段以及出口段均呈圆锥形,入口段连接于直段的一端,入口段的截面尺寸自入口段与直段的连接处沿轴线递增,出口段连接于直段的另一端,出口段的截面尺寸自出口段与直段的连接处沿轴线递减。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节流部的喷嘴,将第一流体的压力能转化为动能,喷嘴的入口段和直段可以实现第一流体进入节流部后的加速和降压,入口段呈圆锥形且入口段与直段的连接处沿轴线递增,可以使第一流体的加速和降压过程比较均匀,喷嘴的出口段呈圆锥形,可以稳定第一流体的流速和压力,出口段的长度远远小于入口段的长度,直段的横截面积为喷嘴的最小横截面积,出口段的最大横截面积远远小于入口段的最大横截面积,可以在稳定第一流体的流速和压力的同时,尽可能减小第一流体的动能损失。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节流部与引射部同心连接,喷嘴出口与第二流体吸入口相邻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节流部与引射部同心连接,可以减少第一流体的流动阻力,通过喷嘴出口与第二流体吸入口相邻设置,可以充分利用第一流体流动产生的引射力,将第二流体引射进吸入室。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引射部,还包括混合室,连接在吸入室和扩压室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吸入室和扩压室之间设置混合室,可以让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融为一体,可以同时流入扩压室进行扩压,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进而同时进入储液容器,进行气液分离,使得气体量和液体量能够满足系统循环的需求。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混合室包括收缩管道和直流管道,吸入室、收缩管道、直流管道和扩压室依次相连,流体从吸入室依次流入收缩管道、直流管道和扩压室。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混合室的收缩管道和直流管道,对流体进行加速和混合,使得流体在扩压室内能将更多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进而提高进入压缩机内制冷剂的压力,降低压缩机的功耗,提高压力损失的回收利用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直流管道的长度为收缩管道长度的2-3倍。在该技术方案中,直流管道的长度为收缩管道长度的2-3倍,可以稳定流体的流速,使流体充分混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扩压室的横截面积沿流体流动方向逐渐扩张,扩张角度为10°-15°。在该技术方案中,扩压室的横截面积沿流体流动方向逐渐扩张,可以使得流体较平缓的增压降速,扩张角度为10°-15°时,流动损失较小,动能转化为压力能的转化率较高。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离部包括分离室,气相出口管和液相出口管,气相出口管连接在分离室的顶部或侧面上部,液相出口管连接在分离室的底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离室进行气液分离,通过气相出口管流出气相流体,通过设置液相出口管流出液相流体,气相出口管连接在分离室的顶部或侧面上部,液相出口管连接在分离室的底部,符合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的流动规律,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离部,还包括:导流管,设在分离室内,由分离室的顶壁向下延伸,导流管的入口与扩压室出口连接,导流管的出口远离气相出口管。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分离室内设由顶壁向下延伸的导流管,对由引射部流入的流体进行导流,同时导流管的出口远离气相出口管,可以减少压缩机从气相出口管吸入的液相流体的量,进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扩压室出口连接在分离室的侧面上部,远离气相出口管。在该技术方案中,扩压室出口连接在分离室的侧面上部,远离气相出口管,可以减少压缩机从气相出口管吸入液相流体的量,进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引射部与节流部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分离部与引射部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母、法兰。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螺栓、螺母或法兰作为连接件,将节流部、引射部、分离部依次相连,可以实现节流部、引射部和分离部的可拆卸组装,此外选用常见的连接件,发生磨损时易于更换且组装方便。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流体处理装置设有保温外层或由保温材料制成。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流体处理装置外设保温层或用保温材料制成流体处理装置,可以减少流体处理装置的热量损失,提高系统的制冷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的流体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制冷系统,因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的流体处理装置,从而具有上述流体处理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流体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体处理装置剖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体处理装置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节流部,102第一流体入口,104喷嘴,1042入口段,1044直段,1046出口段,20引射部,202吸入室,2022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流体处理装置和制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流部,设有第一流体入口;引射部,所述引射部与所述节流部可拆卸组装,所述引射部具有吸入室和扩压室,所述吸入室设有第二流体吸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在吸入室混合后,经由所述扩压室升压;分离部,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引射部可拆卸组装,将从所述扩压室流出的混合流体分离成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其中,所述节流部、所述引射部以及所述分离部依次相连,所述第一流体经所述节流部流入所述引射部与所述引射部吸入的第二流体混合升压后,流入所述分离部进行气液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流部,设有第一流体入口;引射部,所述引射部与所述节流部可拆卸组装,所述引射部具有吸入室和扩压室,所述吸入室设有第二流体吸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在吸入室混合后,经由所述扩压室升压;分离部,所述分离部与所述引射部可拆卸组装,将从所述扩压室流出的混合流体分离成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其中,所述节流部、所述引射部以及所述分离部依次相连,所述第一流体经所述节流部流入所述引射部与所述引射部吸入的第二流体混合升压后,流入所述分离部进行气液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部包括:喷嘴,所述喷嘴包括依次连接的入口段、直段以及出口段,其中,所述直段的截面尺寸一致,所述入口段以及所述出口段均呈圆锥形,所述入口段连接于所述直段的一端,所述入口段的截面尺寸自所述入口段与所述直段的连接处沿所述轴线递增,所述出口段连接于所述直段的另一端,所述出口段的截面尺寸自所述出口段与所述直段的连接处沿所述轴线递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部与所述引射部同心连接,所述喷嘴出口与所述第二流体吸入口相邻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部,还包括混合室,连接在所述吸入室和所述扩压室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包括收缩管道和直流管道,所述吸入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宝林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智美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