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阻挡流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4298 阅读:4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阻挡流体装置,包括:保护层,具有两层,两保护层连接形成袋状结构;内衬层,形成保护层内面,构成袋装结构的内衬;内层限位线,将两内衬层之间的空间分割成行列矩阵排列的容置单元;以及吸水材料层,填充在容置单元内。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抗冲击子堤的搭建效率,并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

Shock resistant barrier fluid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ck resistant barrier fluid device comprises a protective layer, a two layer, two layer protection connected to form a bag shaped structure; the lining layer, forming a protective layer in the surface, the inner lining structure of bag; the limit line, between the two inner layer space division into the ranks of matrix arrangement the holding unit; and the absorbent material layer, filling in the holding unit. The utility model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uilding dike impact, and has relatively high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冲击阻挡流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阻挡流体装置,用于抗冲击子堤的快速搭建。
技术介绍
在防治水害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流体治理的问题,无论是下水道喷涌,还是汛期来临的防洪防汛,都会面临流体阻挡的问题。传统的流体阻挡材料是沙袋,近些年来吸水膨胀袋也在部分地区得以采用,吸水膨胀袋是以吸水树脂为主要原料的一种新型挡水装置,通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研究和对其实际使用效果发现,现有的以吸水材料为主的子堤主要存在以下缺点:通常情况下,吸水膨胀袋需淋水或者浸泡以后使用。受自身吸水效率较低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喷淋,时间较久,影响抗冲击子堤的快速搭建;为了吸水以后携带的方便,其设计尺寸也受到了限制;由于大多采用普通的麻袋造型,快速搭建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导致抗冲击性较为薄弱。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755349U,其所公开的吸水膨胀袋直接在外袋内填充吸水膨胀剂,单袋结构决定了其水平稳定性相对较差,并且其吸水膨胀后的重量偏重,不利于抗冲击子堤的快速搭建。为了提高快速搭建的抗冲击子堤的稳定性,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535394A中,其在具有单袋结构的吸水膨胀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了具有T型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抗冲击阻挡流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阻挡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层(1),具有两层,两保护层(1)连接形成袋状结构;内衬层(2),形成保护层(1)内面,构成袋状结构的内衬;内层限位线(5),将两内衬层(2)之间的空间分割成行列矩阵排列的容置单元;以及吸水材料层,填充在容置单元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阻挡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层(1),具有两层,两保护层(1)连接形成袋状结构;内衬层(2),形成保护层(1)内面,构成袋状结构的内衬;内层限位线(5),将两内衬层(2)之间的空间分割成行列矩阵排列的容置单元;以及吸水材料层,填充在容置单元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阻挡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保护层(1)上围绕容置单元设置的外层加固线(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冲击阻挡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列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均为奇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冲击阻挡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容置单元的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或者正六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冲击阻挡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慧朱玉雪李晓宁王建赵海洋李婷范德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中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