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液压铸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555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铸造活塞的液压铸造机,它由机座、外模开合机构(2,9)、中芯模下抽芯机构(6)、顶模开合机构(5)、边芯模水平移动机构(1,10)、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12)、前后托板进退机构(13)、液压站和电气控制柜(7)组成。它将手动铸造活塞机的全部动作改由电气控制,液压油缸推动的机械完成,适用于活塞顶部有燃烧室的或呈平面的,以及内腔结构复杂的各类活塞的铸造。(*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铸造机的改进。活塞铸造大都采用手动铸造机。这类机械的特点是结构简单,用手动打开或合上模具。因此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本单位获得的专利87210218.1公开了一种液压铸造机,它由机座、开合模总成,下抽芯总成,液压站和电器控制柜组成;它把手动铸造机中开合外模,抽中芯模,开合边芯模等全部动作通过液压油缸的伸缩动作完成,油缸动作次序又接受液压站和电气控制柜内设定的程序控制。因此,比手动铸造机有较大的改进,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操作条件也得到显著改善。但是,该项目专利所述的液压铸造机由于没有顶模合开模机构以及边芯模上下行机构和托板进退机构,只能适用于铸造活塞顶部呈平面的以及内腔结构(指内腔形状)比较简单的活塞。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铸造各种汽油内燃机或柴油内燃机活塞的液压铸造机。它既能铸造活塞顶部是平面的,又能铸造顶部有复杂形状的燃烧室的以及内腔结构复杂的活塞。为解决上述任务,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上述液压铸造机的结构中还设置了顶模开合机构,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和托板进退机构。顶模开合机构安装于机座上,并和顶模联接,开合机构的油缸上下伸缩时,顶模能顺利地脱开或进入模具。铸造活塞时合上模具,并向模具中倒入熔化了的金属液后,即可在活塞顶部铸造出所需形状的燃烧室,通过油缸把顶模升起实现顶模的脱模。如需铸造顶部呈平面的活塞,只需使顶模不入模具或安装一平面的顶模合入模具。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也安装在机座上,并与右边芯模水平移动机构浮动联结。由于边芯模水平移动机构与边芯模联结,边芯模水平移动机构的油缸伸缩,使边芯模可左、右移动,现增设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后,实现了右边芯模左、右水平移动时又能同时作上下方向的移动。因此,边芯模脱模动作分为二步,在抽出中芯模后,首先是右边芯模水平移动机构的油缸向内推动右边芯模,使它靠拢左边芯模,再由上下行机构的油缸带动下行,实现右边芯模脱开,然后是左边芯模水平移动机构的油缸向内推动左边芯模脱开已铸造活塞。现有的液压铸造机中,边芯模脱模仅依靠水平移动机构的左、右油缸同时向内伸出,推动左、右边芯模向内移动至两边芯模靠拢来实现脱模。可以看出,增设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后,对于铸造活塞内腔头部直径大于裙部内径的活塞,边芯模更能实现顺利脱模。托板进退机构是为中芯模脱模设置的,当活塞内腔直径大于裙部止口内径时,中芯模不能从已铸造活塞内抽出,此类结构活塞的中芯模将由三块组成,一块中芯模块和二块中芯模边块,相互之间用浮动联结,合模后组成一个中芯模整体,开模时,下抽芯机构的油缸带动中芯模块下行,由于托板机构的阻挡,二个中芯模边块不能随中芯模块下行,但在中芯模块带动下,在水平方向上向中心收拢,直到二个中芯模边块的外径小于托板的内径时,才能随中芯模块一起下行,实现中芯模脱模。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和托板进退机构,使内腔结构复杂的活塞,都能实现中芯模和边芯模顺利的脱模。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活塞液压铸造机正视图图2(a、b、c、)是中芯模下抽芯机构图图3(a、b)是顶模开合机构图图4(a、b)是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图图5是边芯模夹紧结构图图6是托板进退机构图图7(a、b)是中芯模机构图图1所示是本技术所述的活塞液压铸造机,它由机座、外模开合机构(2、9)、顶模开合机构(5)、中芯模下抽芯机构(6)、边芯模水平移动机构(1,10)以及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12)、托板进退机构(13)、液压站(机床背面,图中未给出)以及电器控制柜(7)组成。机座由底座(11)、工作台(4)、固定侧板(3、8)组成,固定侧板(3、8)用螺栓与工作台(4)联结,工作台(4)与底座(11)用螺栓联结。外模开模机构(2,9),边芯模水平动作机构(1,10)安装在左、右固定侧板(3、8)上。顶模开合机构(5),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12),托板进退机构(13)固定在工作台(4)上。中芯模下抽芯机构(6)用螺栓固定在底座(11)上。各个机构的油缸的活塞杆通过一些联接部件与模具中相对应的外模、顶模、中心模、边芯模联结,油缸活塞杆动作时,由滑块与导轨组合件导向,以保证模具开合精度。液压站单独设置,放在液压铸造机背面的外侧,通过管道与相应的油缸连接,电气控制柜(7)和操作按钮装于一体,安装于底座(11)上。图2(a,b,c)分别是中芯模下抽芯机构的正视图,俯视图,局部向视图。图中油缸(20)倒置,用螺钉固定在底座(11)上,油缸活塞杆(24)与滑块联接件(29)联结,滑块(27)固定在滑块联接件(29)上,导轨座(28)固定在底座(11)上,内装两个V型导轨(26),滑块(27)在导轨(26)的V型槽中滑动,这种双面V型面结合的导向结构,保证了油缸伸缩带动中芯模脱开或合入模具的精度,调节螺钉(25)可调整导轨(26)与滑块(27)的滑配合间隙和垂直度。由于中芯模联接件(32)与中芯模(21)用T型槽联接,用定位套(22)固定,为使中芯模(21)在安装时能够调整中心线位置以保证安装正确,设置了过渡板(31),在它与中芯模联接件(32)的结合平面以及与滑块联接件(29)的接合平面上各开一条矩形键槽,二条键槽在二个平行平面上,构成异面垂直相交,各安装一个平键(23、30),这样中芯模联接件(32)可利用它与过渡板(31)之间的平键(30)作前或后的移动,利用过渡板(31)与滑块联接件(29)之间的平键(23)作左或右的移动。这种平键调整中心结构能达到调整中芯模中心线的目的。图3(a、b)所示是顶模开合机构图。它由油缸(34)、顶模滑道(41)、顶模滑块(37)、顶模臂(39)、顶模联接杆(40)组成。油缸(34)用螺钉固定在固定板(35)上,固定板(35)与矩形的顶模滑道(41)用螺栓联接,顶模滑道(41)安装于工作台(4)上,油缸活塞杆(36)与顶模滑块(37)联结,顶模臂(39)的一端安装在顶模滑块(37)顶部的固定座(30)上,可以沿座上螺杆转动,待调正好顶模臂中心线与机座中心线的夹角后,用螺母紧固,顶模联接件(40)与顶模臂(39)的另一端联结,并联接顶模,图3b是B-B剖面的顶模开合机构中导向结构的横断面图,顶模滑道(41)与油缸固定板(35)用螺钉紧固组成矩形滑道孔,顶模滑块(37)外形呈矩形,与顶模滑道(41)滑配合,在顶模滑块(37)上有一个U型空间,油缸(34)安装在这个空间内,用螺钉固定在油缸固定板(35)上,油缸活塞杆(36)与顶模滑块(37)联结,当油缸活塞杆(36)伸缩动作时,顶模滑块(37)与滑道(41)组成的这种导向结构,刚度好,结构又紧凑。图中所示是开合模机构的合模状态,即与顶模联接杆(40)联接的顶模,此时正在模具内。当油缸下部注油,活塞上移,油缸活塞杆(36)带动顶模滑块(37)沿顶模滑道(41)上行,顶模臂(39)上行,带动顶模联接杆(40)及顶模上升,完成顶模开模动作,反之,完成合模动作。图4(a、b)所示为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它由上下行油缸(42)、上下行滑道(45)、上下行滑块(46)、联接螺杆(48)、联接件(49)组成。上下行油缸(42)用螺钉固定在油缸固定板(43)上,油缸固定板(43)与上下行滑道(45)用螺栓联结,上下行滑道(45)安装在工作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铸造活塞的液压铸造机,它包括:机座、外模开合机构(2,9)、中芯模下抽芯机构(6)、边芯模水平移动机构(1,10),液压站和电气控制柜(7);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机座上的顶模开合机构(5)、右边芯模上、下行机构(12)和托板进退机构(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清胡厚勇尹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葛洲坝汽车改装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