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556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钢时所用中间包的滑动水口,尤其涉及一种小口径铸钢时所用中间包的滑动水口。其技术方案是位于底座相应开口中的圆台形上水口与位于滑板相应开口中的圆台形下水口直接紧密接触;下水口设有多个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有效缩短出水通道长度,延长中间包使用寿命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钢时所用中间包的滑动水口,尤其涉及一种小口径铸钢时所用中间包的滑动水口。目前在我国的钢铁工业中,小口径铸钢时所用的滑动水口存在着以下缺点在上下水口间设有滑板砖,这增加了整个出水通道的长度,延长了钢水流出的时间,造成了出水通道口容易结钢堵孔的技术难题;下水口只有一个出水孔,由于是在高温下工作,其寿命只有6-7小时,达到寿命后必须更换,而更换时整个中间包必须打开,这就造成了中间包的使用寿命也被缩短,同时钢包内剩余钢水也会被浪费,又因为更换中间包的操作复杂,耽误了许多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现有滑动水口的锁紧装置使用的是刚性或弹性结构,两者均有在热涨力过大时出现很大的锁紧力,使人工难以驱动,而必须采用液压装置驱动的问题,但液压装置本身又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增加了操作的危险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水口,使它具有可有效缩短出水通道长度,延长中间包使用寿命等优点。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位于底座相应开口中的圆台形上水口与位于滑板相应开口中的圆台形下水口直接紧密接触;下水口设有多个出水孔。为更好地延长中间包使用寿命,在下水口上开有3个出水孔,它们沿滑板的移动方向成直线均匀排列,相邻出水孔的间隔大于出水孔的径向尺寸,每个出水孔均能与上水口的出水孔位置相对应,在下水口上的每个出水孔都有定径套。本技术为了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使滑动水口在被锁紧时仍能人工驱动,在底座一端设有一空腔,内有导轴,其上装有弹簧,拉杆一端固定在空腔右侧的底座上,另一端安装第二杠杆,在第二杠杆上安装刚锁螺钉和弹锁螺钉,且刚锁螺钉在弹锁螺钉的左侧,它们之间的距离应能保证刚锁螺钉与底座相对应,弹锁螺钉能与导轴相对应,同时刚锁螺钉与底座间留有缝隙,弹锁螺钉与导轴相接触。本技术由于取消了上下水口间的滑板砖,使滑动水口的厚度减小,有效缩短了出水通道长度,并解决了结钢堵孔的难题;由于在下水口上设置多个出水孔,通过调节位置关系使出水孔依次工作,从而延长了中间包使用寿命,降低了钢水损耗,提高了出钢效率。此外本技术还具有另一个优点,即采用了弹性锁紧,刚性间隙锁定的结构,使滑动水口在刚性弹性锁紧状态下交替工作,克服了在较大的锁紧力下,滑动水口不能人工驱动的缺点,从而可以方便地对钢水进行通、断或截流,在浇完钢后可简单地关闭滑动水口,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附附图说明图1为滑动水口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其中1-第一杠杆,2-摇杆,3-连杆,4-滑板,5-下水口,6-定径套,7-滑托,8-上水口,9-底座,10-钢包,11-弹簧,12-导轴,13-刚锁螺钉,14-弹锁螺钉,15-第二杠杆,16-拉杆,17-支承板,18-活节螺栓。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中第一杠杆1与摇杆2固定连接,摇杆2一端固定于底座9上,另一端与连杆3相连,连杆3的另一端连接着滑块4,在滑块4上留有与下水口5相应的开口,下水口5上方为上水口8,它位于底座9的相应开口中,上下水口紧密接触,之间不设任何滑板砖,在下水口5上还开有3个出水孔,它们沿滑板4移动方向成直线均匀排列,且相邻出水孔间的距离大于出水孔径向尺寸,每个出水孔均能与上水口8的出水孔相对应,在下水口5的每个出水孔周围设有定径套6。图2中拉杆16一端固定在底座9上,另一端与第二杠杆15连接,第二杠杆15的长端有两个螺孔,分别装有刚锁螺钉13和弹锁螺钉14,短端压在支承板17上,支承板17另一面压在滑托7上。刚锁螺钉13位于弹锁螺钉14的左侧,它们之间的距离应能保证刚锁螺钉13与底座9相对应,弹锁螺钉14能于导轴12相对应,且刚锁螺钉13与底座9间留有小于或等于0.1mm的空隙,弹锁螺钉则与导轴12相接触,导轴12压住弹簧11,两者都位于底座9的一个空腔中,该空腔位置与弹锁螺钉的位置相对应。在滑托7与支承板17接触端的相对一端连接着活节螺栓18。本技术使用过程如下驱动第一杠杆1,它将通过摇杆2带动连杆3和滑板4水平运动,从而使下水口5可水平往复运动。调节移动距离可使上水口8和下水口的出水孔对应关系发生变化,会出现上下两孔完全对齐,部分对齐或上水口8的出水孔被关闭的情况,从而控制钢水的通、断或节流,在浇完钢后还可迅速关闭机构。当下水口5的一个出水孔达到寿命后,通过第一杠杆1的驱动可方便地换成另一出水孔继续工作。为了能够正常工作,必须将滑动水口锁紧,此时可以旋进弹锁螺钉14,使其通过导轴12压缩弹簧11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弹力,即人工可以驱动第一杠杆1的弹力,由于受到反作用力的作用,第二杠杆15以拉杆16为支点压住支承板17,从而将以活节螺栓18为支点的滑托7锁紧,使上下水口平面产生满足设计要求的锁紧力。再调整钢锁螺钉13,并在其与底座9的相应处留有等于或小于0.1mm的缝隙,机构即完成了锁紧要求。在正常情况下,机构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从而产生内部滑动组件的热量大于外部锁紧组件的热涨力,它使第二杠杆15反向压缩弹簧11,受弹簧的反作用力而产生锁紧力。由于采用了弹性锁紧和刚性预留间隙锁定的结构,通过调节两个螺钉使弹性锁紧装置吸收这种热涨力,同时刚性装置的预留空隙也会吸收这种机械变形误差,使机构保持弹性锁紧的状态,因为有刚性锁定装置作为保险装置,可使弹性锁紧力较小,驱动力矩仍保持在人工驱动的范围内;万一出现故障使热涨力过大,机构会自动转换成刚性锁紧工作,此时会产生较大的刚性锁紧力,人工难以驱动,但由于弹性锁紧仍处于工作状态,因此适当调节刚锁螺钉,就可使机构的驱动力矩始终保持在手工驱动的范围内。如需要更换上下水口时只须部分旋开刚锁螺钉13和弹锁螺钉14抽出支承板17,滑托7就可随活节螺栓18旋转而方便地打开滑动水口以便更换上下水口。权利要求1.滑动水口,它包括底座(9),滑托(7),上水口(8)和下水口(5),其特征在于位于底座(9)相应开口中的圆台形上水口(8)与位于滑板(4)相应开口中的圆台形下水口(5)直接紧密接触;下水口(5)设有多个出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水口,其特征在于下水口(5)上开有3个出水孔,它们沿滑板(4)的移动方向成直线均匀排列,相邻出水孔的间隔大于出水孔的径向尺寸,每个出水孔均能与上水口(8)的出水孔位置相对应,在下水口(5)上的每个出水孔都有定径套(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水口,其特征在于底座(9)一端设有一空腔,内有导轴(12),其上装有弹簧(11),拉杆(16)一端固定在空腔右侧的底座(9)上,另一端安装第二杠杆(15),在第二杠杆(15)上安装刚锁螺钉(13)和弹锁螺钉(14),且刚锁螺钉(13)在弹锁螺钉(14)的左侧,它们之间的距离应能保证刚锁螺钉(13)与底座(9)相对应,弹锁螺钉(14)能与导轴(12)相对应,同时刚锁螺钉(13)与底座(9)间留有缝隙,弹锁螺钉(14)与导轴(12)相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钢时所用中间包的滑动水口,尤其涉及一种小口径铸钢时所用中间包的滑动水口。其技术方案是位于底座相应开口中的圆台形上水口与位于滑板相应开口中的圆台形下水口直接紧密接触;下水口设有多个出水孔。本技术具有可有效缩短出水通道长度,延长中间包使用寿命等优点。文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滑动水口,它包括底座(9),滑托(7),上水口(8)和下水口(5),其特征在于:位于底座(9)相应开口中的圆台形上水口(8)与位于滑板(4)相应开口中的圆台形下水口(5)直接紧密接触;下水口(5)设有多个出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槐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峨嵋集团有限公司王槐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