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台阶,钢水导流装置的两端位于台阶上,限位内管下端罩于钢水导流装置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导流装置使钢水产生旋转,并被均匀甩向长水口的周内壁,因此,有效减小了钢流向下的冲击力,减小了长水口出口处钢水的动能和流速,降低了中包冲击区钢渣的混冲,消除了钢水卷渣问题,减少了中包冲击区钢水液面的搅动,使钢水中夹杂物、气泡更易上浮,同时可以减少长水口内壁结瘤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费用低,便于推广使用,经济效益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炼钢连铸设备,具体涉及钢包长水口。技术背景目前,在炼钢连铸生产中,钢包至中间包的长水口由于其为直通的中空结 构,因此,当钢包向中间包放钢水时,钢水流速快,对中间包内的钢水形成较 大的冲击力,使夹杂物、钢渣、气泡等混合于钢水中,影响铸坯质量。近年来, 业内人士都在研究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如在中国2001年钢铁年会上,韩 国浦项钢铁公司在报告中称,他们正在研究开发该项目,但未公布具体措施; shinichiroYOKOYA等人在《国际钢铁杂志》2001年第10期第1208-1214页报 道了他们在实验室应用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的研究结果,论证了减小钢水对中 间包冲击力所带来的有利效果,但至今仍未见相关技术措施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长水口, 它能有效降低钢水对中间包的冲击力,改善钢水流场分布,减少钢渣夹杂物混 冲,提高铸坯质量。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台阶,钢水导流装置的两 端位于台阶上,限位内管下端罩于钢水导流装置的两端;所述钢水导流装置的 两端与台阶、限位内管为间隙配合。所述导流装置为橄榄球形,球体表面设置有螺旋形导流片,螺旋形导流片 与橄榄球体长轴的夹角为0—10。。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台阶,钢水导流装置的两 端位于台阶上,限位内管下端压于钢水导流装置的两端。所述钢水导流装置3为矩形板,上下两端边呈90。拧转形成螺旋状。 长水口的台阶以下部分的内腔直径为等径;或台阶以下部分的内腔直径呈 渐进小于出水口处直径。 有益效果一、 本技术在长水口内腔设置了带有螺旋叶片的导流装置,当钢水自 上而下冲击到导流装置表面时,螺旋叶片在冲击力作用下,开始旋转,使钢流 的一部分势能转化成了转动能,加之长水口出口处呈喇叭形的设计,从而有效 减小了钢流向下的冲击力,减小了长水口出口处钢水的动能和流速,降低了中 包冲击区钢渣的混冲,消除了钢水巻渣问题,同时减少了中包冲击区钢水液面 的搅动,使钢水中夹杂物、气泡更易上浮。本技术的另一个设计方案,是将导流装置的上下两端边逐步拧转90° 形成螺旋状,该导流装置固定于内腔中,当钢水自上而下冲击到导流装置上端 边时,钢水沿导流装置的两侧面呈螺旋形向下流动,该技术方案同样可以达到 上述阻流钢水的效果,同时,该技术方案还具有耐冲刷能力强的优点。二、 由于导流装置使钢水产生旋转,从而使钢水中夹杂物和气泡相互碰撞, 得以聚集长大,当注入中包后得以很快上浮。三、 由于导流装置使钢水产生旋转,并被均匀甩向长水口的周内壁,因此, 可以降低钢水的过热度,降低长水口出口处钢水的速度,同时,可以减少长水 口内壁结瘤现象的发生。四、 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费用低,便于推广使用,经济效益高。附图说明图1为长水口内设置有橄榄球形的导流装置纵向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旋转90。纵向剖视示意图(不包括导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在长水口 1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台阶2,钢水 导流装置3的两端位于台阶2上,台阶2上表面设置有与导流装置3两端相匹 配的凹槽6,限位内管4下端头表面也设置有与导流装置3两端相匹配的凹槽6, 该凹槽6罩于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所述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与台阶2、限 位内管4的凹槽6为间隙配合。如图1所示,所述导流装置3为橄榄球形,球体表面设置有螺旋形导流片5, 螺旋形导流片5与橄榄球体长轴的夹角为5。。仍如图l、 2所示,限位内管4的上端口管壁设置为坡面,与长水口l上端 口的漏斗形入口相匹配。限位内管4的内壁表面同轴向、等分设置有导流槽7。仍如图l、 2所示,长水口台阶2以下部分的内腔直径呈渐进小于出水口处直径。实施例2本技术在长水口 1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台阶2,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 位于台阶2上,限位内管4下端压于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并将导流装置3 固定于内腔中。钢水导流装置3为矩形板,上下两端边逐步拧转90。形成螺旋 状的导流装置。本实施例未提供图示。其余实施如实施例l。权利要求1. 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特征在于长水口(1)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台阶(2),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位于台阶(2)上,限位内管(4)下端罩于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所述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与台阶(2)、限位内管(4)为间隙配合。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 置(3)为橄榄球形,球体表面设置有螺旋形导流片(5),螺旋形导流片(5) 与橄榄球体长轴的夹角为0—10。。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2) 上表面、限位内管(4)下端头表面设置有与导流装置(3)两端相匹配的凹槽(6)。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特征在于限位内管(4) 的上端口管壁设置为坡面,与长水口 (1)上端口的漏斗形入口相匹配。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特征在于限位内管(4) 的内壁表面同轴向、等分设置有导流槽(7)。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特征在于长水口的台 阶(2)以下部分的内腔直径为等径;或台阶(2)以下部分的内腔直径呈渐进 小于出水口处直径。7、 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特征在于长水口 (1)内腔上部位置设置 有台阶(2),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位于台阶(2)上,限位内管(4)下端 压于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所述钢水导流装置(3)为矩形板,上下两端 边呈90°拧转形成螺旋状。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 ,其特征在于限位内管(4) 的上端口管壁设置为坡面,与长水口 (1)上端口的漏斗形入口相匹配。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特征在于限位内管(4) 的内壁表面同轴向、等分设置有导流槽(7)。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特征在于长水口的 台阶(2)以下部分的内腔直径为等径;或台阶(2)以下部分的内腔直径呈渐进小于出水口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台阶,钢水导流装置的两端位于台阶上,限位内管下端罩于钢水导流装置的两端。本技术由于导流装置使钢水产生旋转,并被均匀甩向长水口的周内壁,因此,有效减小了钢流向下的冲击力,减小了长水口出口处钢水的动能和流速,降低了中包冲击区钢渣的混冲,消除了钢水卷渣问题,减少了中包冲击区钢水液面的搅动,使钢水中夹杂物、气泡更易上浮,同时可以减少长水口内壁结瘤现象的发生。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费用低,便于推广使用,经济效益高。文档编号B22D41/50GK201082466SQ200720038658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卢洪星, 王忠英 申请人: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钢包长水口,其特征在于:长水口(1)内腔上部位置设置有台阶(2),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位于台阶(2)上,限位内管(4)下端罩于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所述钢水导流装置(3)的两端与台阶(2)、限位内管(4)为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英,卢洪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