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7497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包括一母模板,该母模板上设有一灌嘴,且该母模板下方设有母模仁,该母模仁内设有若干加热棒,相对于上述母模仁还设有一公模仁,该公模仁内对应母模仁也设有一若干加热棒,所述这些加热棒均贯穿母模仁和公模仁,通过上述结构在进行压铸成型时,通过若干加热棒对母模仁和公模仁加热,从而以提高压铸溶液的温度,避免因局部温度过低导致成型不良的现象,提高生产的良率,同时降低了公司的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镁合金压铸工艺上 的具有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轻金属元素之一,早在1808年,人类发现了金属 镁,但是直到1886年人类专利技术了 Hall-Heroult法制铝技术时尚未用于工业生 产。由于铝蕴藏量丰富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加工性能,而镁存在 开采成本高、易燃爆、易腐蚀、绝对强度低等缺点,因此,铝在20世纪得到广 泛应用,并推迟了镁合金产品的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 的塑料及纤维增强材料,也始终与迄今为止已开发的常规镁合金存在着竞争。镁合金比重轻、是铝的2/3,钢铁的l/4;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导热导电性 好,具有良好的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易于加工成型,废料容易回收;作 为电子装置,如移动通信、手提计算机等壳体结构件,由于受到空气里的氧、 光、湿气及热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会发生使其性能变坏的老化现象,且不易回收。 二十世纪末,随着成本降低以及技术瓶颈的突破,镁和镁合金成为汽车、电子、 通信等行业的首选材料,被人誉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金属"。近些年来,随着镁合金产业的迅速普及,众多产品趋向美观,便捷化方向 发展。产品肉厚设计越来越轻薄,依靠普通压铸条件无法实现超薄类型产品的 生产。众所周知,影响镁合金压铸工艺最重要的两大条件为温度和速度,而速 度可以通过胶口面积及柱塞速度来调整;但是模具温度只能靠机台模温机升温, 一般只能将模具升温到200多度左右,局部形状复杂部分还无法达到2(XTC,特 别是对于镁合金超薄件最讲究高温高压,由于肉厚较薄(0.5-0.6mm)及离型剂 的原因, 一般产品尾端温度会很底, 一但温度无法满足压铸条件,特别是填充 末端会出现冷料导致成型不良状况,降低生产良率,提高公司成本。由上可知,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结构简单,可有效地 保证镁合金压铸模具的温度,提高生产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结构简单可 有效地保证镁合金压铸模具的温度,避免因模具局部温度过低导致成型不良的 现象,提高生产的良率,同时降低了公司的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该模具结 构包括一母模板,该母模板上设有一灌嘴,且该母模板下方设有母模仁,该母 模仁内设有一加热装置,用以对母模仁进行加热以提高其温度,相对于上述母模仁还设有一公模仁,该公模仁内对应母模仁也设有一加热装置,用以对公模 仁进行加热以提高其温度,且该公模仁下方设置有一公模板。其中,所述母模仁和公模仁内设置的加热装置为若干加热棒,且这些加热 棒贯穿母模仁和公模仁;其中,所述母模仁和公模仁内设置的加热装置为若干加热片,且这些加热 片均匀的设置于母模仁和公模仁内。 .相较于现有技朮,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有效地保证镁合金压 铸模具的温度,提高生产的良率,降低了公司的成本。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图2所示,图l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 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本技术具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包括包括一母模板10,该母模板10上设 有一灌嘴101,该灌嘴101连接若干流道(图中未绘示),且该母模板10下方 设有母模仁102,该母模仁102内设有一加热装置,于本实施例中,该加热装置 为若干加热棒30,这些加热棒30用以对母模仁102迸行加热以提高其温度,且 这些加热棒30贯穿母模仁102设置;相对于上述母模仁102还设有一公模仁201 , 该公模仁201内对应母模仁102也设有若干加热棒40,这些加热棒40用以对公 模仁201进行加热以提高其温度,且这些加热棒40贯穿公模仁201设置,另外, 该公模仁下方设置有一公模板20。利用上述具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在进行压铸成型时,压铸镁合金溶液通过 灌嘴101进入流道,并经过流道进入母模仁102和公模仁201之间的成型结构 中,同时,母模仁102中的若干加热棒30和公模仁201中的若干加热棒40对 母模仁102和公模仁201加热,并通过母模仁102和公模仁201把热量传递给 压铸镁合金溶液,保证了压铸镁合金溶液的质量,避免冷料状况发生,提高了 压铸产品50的良率。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加仁功能的模具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 积极功能1. 本技术结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2. 本技术有效地保证镁合金压铸模具的温度,避免因模具局部温度过 低导致成型不良的现象,提高生产的良率,同时降低了公司的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包括一母模板,该母模板上设有一灌嘴,且该母模板下方设有母模仁,其特征在于该母模仁内设有一加热装置,相对于上述母模仁还设有一公模仁,该公模仁内对应母模仁也设有一加热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 模仁和公模仁内设置的加热装置为若干加热棒,且这些加热棒贯穿母模仁和公模仁。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 模仁和公模仁内设置的加热装置为若干加热片,且这些加热片均匀的设置于母 模仁和公模仁内。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包括一母模板,该母模板上设有一灌嘴,且该母模板下方设有母模仁,该母模仁内设有若干加热棒,相对于上述母模仁还设有一公模仁,该公模仁内对应母模仁也设有一若干加热棒,所述这些加热棒均贯穿母模仁和公模仁,通过上述结构在进行压铸成型时,通过若干加热棒对母模仁和公模仁加热,从而以提高压铸溶液的温度,避免因局部温度过低导致成型不良的现象,提高生产的良率,同时降低了公司的成本。文档编号B22D17/22GK201070663SQ20072003871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贺智琼 申请人: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包括一母模板,该母模板上设有一灌嘴,且该母模板下方设有母模仁,其特征在于:该母模仁内设有一加热装置,相对于上述母模仁还设有一公模仁,该公模仁内对应母模仁也设有一加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智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