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膜,其进行热成型时向模具形状的转印性优异,且在得到的成型品的表面难以产生厚度不均、皱褶、泛白、裂痕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层膜,其具有含有聚碳酸酯树脂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层(A层)与含有丙烯酸系树脂的层(B层),且在A层的至少一面层叠有B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成型物的表面装饰用途中使用的多层膜及其成型体。
技术介绍
模内转印、模内层压、真空压空成型层压等装饰成型法是以往以家电产品、汽车内装部件、杂货类等为对象而使用的方法,但随着近年环境意识的提高与技术的不断革新,适用范围大幅度扩大。装饰成型可使用对膜实施印刷、赋形或金属蒸镀等而成的装饰成型用膜。作为其基材膜,目前使用了丙烯酸膜、PET膜、聚碳酸酯膜等。作为该基材膜所要求的特性,可举出正确转印成目标形状的热成型性、印刷等对膜表面进行装饰时需要的耐溶剂性、表面硬度、耐热性、透明性、耐气候性等。但是,现状是没有完全满足这些特性的基材,尽管这些基材根据用途仍存在问题,但目前为止还在一直使用。例如丙烯酸膜,通过发挥其优异的透明性、耐气候性而能够大量用于本用途中。然而丙烯酸膜的韧性不足,成型加工时容易产生裂纹、毛刺,并且对要求耐热性的用途的进一步开展有限制。丙烯酸树脂的韧性不足可通过制成添加有橡胶粒子的树脂组合物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这种情况下多会使透明性受损。为了使即使添加橡胶粒子雾度也不会提高,目前为止对橡胶粒子的结构、制造方法等进行了各种研究,但均不充分,难以适用于满足韧性且要求高透明性的领域。另外在使用聚碳酸酯膜的情况下,虽然其耐热性高,但与丙烯酸膜相比,热成型性差,难以在将复杂的形状、深度深的形状正确转印的用途中使用。另外还存在表面硬度低、且耐溶剂性也差的缺点。PET膜的耐溶剂性、表面硬度优于聚碳酸酯膜,但其为双轴拉伸膜,与作为无拉伸膜的丙烯酸膜、聚碳酸酯膜相比,拉伸性差,因此有时热成型性差。另外,与这些非晶性树脂相比,其透明性也差,如果与丙烯酸膜相比,则耐气候性也低。作为该基材特性的改善策略之一,提出了使丙烯酸树脂层层叠于聚碳酸酯树脂层的至少一面而成的层叠膜(参照专利文献I 10)。该层叠膜具有以下特性,S卩,改善丙烯酸膜的韧性、耐热性,另一方面,如果从聚碳酸酯膜的方面来看,则能够改善其表面硬度、耐溶剂性以及耐气候性,可以说“取其精华”而使上述特性平衡。但是,其为热变形温度不同的树脂的层叠体,至今大多存在热成型性、成型后的外观、透明性的问题。这样作为装饰成型用膜的基材,目前为止,从原材料方面的改进、制成层叠体之类的构成方面出发,也对其特性改善进行了各种研究,但仍不充分,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专利文献I:日本特许第345751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489972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904262号说明书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31257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219330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160892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9-172953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9-234183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9-234184号公报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9-2483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热成型时向模具形状的转印性优异,且难以在得到的成型品的表面产生厚度不均、皱褶、泛白、裂痕等的多层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韧性、透明性、表面硬度均优异的多层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该多层膜的装饰成型用膜和装饰成型体。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多层膜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从聚碳酸酯树脂层的原材料方面出发对具有聚碳酸酯树脂层和丙烯酸树脂层的多层膜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如果在聚碳酸酯树脂中加入特定的弹性体,则多层膜的热成型性、韧性、透明性提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SP,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I. 一种多层膜,其具有含有聚碳酸酯树脂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层(A层)和含有丙烯酸系树脂的层(B层),且在A层的至少一面层叠有B层。2.如上述I所述的多层膜,其中,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由硬链段和软链段构成,所述硬链段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构成,所述软链段由将芳香族二羧酸和脂肪族二羧酸作为二羧酸成分、将碳原子数5 15的二醇作为二醇成分的聚酯单元构成。3.如上述2所述的多层膜,其中,芳香族二羧酸为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4,4’ - 二苯基二羧酸、双(4-羧基苯基)甲烷以及双(4-羧基苯基)砜中的至少一种。4.如上述2所述的多层膜,其中,脂肪族二羧酸为碳原子数4 12的直链状二羧酸。5.如上述I所述的多层膜,其中,在A层的两面层叠有B层。6.如上述I所述的多层膜,其总厚度为20 200 μ m。7.如上述I所述的多层膜,其雾度为4%以下。8. 一种装饰成型用膜,其在上述I 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膜的一面实施有装饰。9.如上述8所述的装饰成型用膜,其中,装饰是通过印刷或金属蒸镀而形成的。10. 一种装饰成型体,其含有基材和形成于其表面的上述8所述的装饰成型用膜。11. 一种多层膜的制造方法,所述多层膜在A层的至少一面层叠有B层,所述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将构成A层的含有聚碳酸酯树脂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成型材料A与构成B层的含有丙烯酸系树脂的成型材料B共挤出。12.如上述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由硬链段与软链段构成,所述硬链段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单元构成,所述软链段由将芳香族二羧酸和脂肪族二羧酸作为二羧酸成分、将碳原子数5 15的二醇作为二醇成分的聚酯单元构成。13.如上述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芳香族二羧酸为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4,4’ - 二苯基二羧酸、双(4-羧基苯基)甲烷以及双(4-羧基苯基)砜中的至少一种。14.如上述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脂肪族二羧酸为碳原子数4 12的直链状二羧酸。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中使用的热成型性的评价装置的简图。图2是实施例中使用的热成型性的评价装置的模具的简图。符号说明 I热成型用膜2红外线加热器3 模具4抽真空用箱空间5模具上面的槽6模具上面的槽的角边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多层膜〕本专利技术的多层膜具有含有聚碳酸酯树脂和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的层(A层)和含有丙烯酸系树脂的层(B层),且在A层的至少一面层叠有B层。〈聚碳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为二羟基化合物通过碳酸酯键键合而成的聚合物,通常,用界面聚合法或熔融聚合法使二羟基成分与碳酸酯前体反应而得。作为二羟基成分的代表例,可举出2,2_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称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烧、2,2-双(4-轻基苯基)_3,3- _■甲基丁烧、2,2-双(4-轻基苯基)-4-甲基戊烷、1,I-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I-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I-双(4-羟基苯基)辛烷、1,I-双(4-羟基苯基)癸烷、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9,9_双(4_轻基苯基)荷、α, α’-双(4_轻基苯基)-间二异丙基苯、异山梨醇、1,3_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等。可以是单独使用这些化合物而成的均聚物,也可以是两种以上共聚而成的共聚物。从物性方面、成本方面出发优选双酚Α。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双酚成分的50mol%以上为双酚A的聚碳酸酯,更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芝田纯一,新田英昭,前川祥一,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