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4043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3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的成型方法,包括:S1,开启第一加热装置,不带皮纹的表皮被第一加热装置加热软化后放置于凹模的型腔内;S2,合模,同时开启真空设备和增压设备,使得表皮紧贴在凹模的型腔面上;S3,注射熔融树脂,树脂成型的同时与表皮粘合在一起,同时,凹模型腔面的皮纹复制到表皮上;S4,开模,取出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步法成型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解决了低压注塑法中渗料、击穿、褶皱以及表面皮纹深浅不均的问题,而且该方法避免胶水包覆工艺的工序复杂,有毒有害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零件的成型,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是低压注塑:将已经带有皮纹的表皮放置于注塑模具内,然后通过低压注塑使得熔融树脂与表皮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其中,表皮受到模具压缩和熔融树脂挤压的共同作用,由于表皮纵向和横向的延伸性不同,通常会导致出现渗料、击穿、褶皱以及表皮皮纹深浅不均等问题。第二种是胶水包覆工艺:将已经带有皮纹的表皮直接或者成型后通过胶水与树脂骨架粘结在一起,得到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其中,表皮和树脂骨架的结合表面需要喷胶处理,且骨架和表皮需要分步成型再进行复合,因此工序复杂,设备投入大,占地面积大,且使用的胶水挥发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渗料、击穿、褶皱、工序复杂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的成型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低压注塑中的皮纹深浅不均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启第一加热装置,不带皮纹的表皮被第一加热装置加热软化后放置于凹模的型腔内;S2,合模,同时开启真空设备和增压设备,使得表皮紧贴在凹模的型腔面上;S3,注射熔融树脂,树脂成型的同时与表皮粘合在一起,同时,凹模型腔面的皮纹复制到表皮上;S4,开模,取出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方法,所得到的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的表皮通过复制凹模型腔面的皮纹形成,在注塑过程中并没有对该皮纹进行拉伸,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方法所获得的皮纹不存在深浅不一致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在转角处的表皮被击穿、渗料和发生褶皱等外观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凹模型腔面可以通过蚀刻形成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皮纹类型,从而直接在表皮上得到相应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皮纹,无需通过拆分零件或者将两种皮纹类型的表皮拼接等来实现不同皮纹效果,大大节省了工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所述步骤S1中,在不带皮纹的表皮被第一加热装置加热软化之前,通过第二加热装置预热表皮。优选地,机械手上设置该第二加热装置,在抓取表皮后,第二加热装置开启并对表皮进行预热,当机械手移动到第一加热装置处时,第一加热装置开启并将表皮加热到设定温度,当表皮达到设定温度后,机械手将表皮固定到凹模的型腔内,在整个过程中,第二加热装置始终保持加热状态,对表皮进行保温。优选地,该机械手上还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从而监测表皮的温度,例如当表皮加热到预设温度时,传感器可发出信号,从而驱动机械手将表皮适时地放置于凹模的型腔内。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加热装置的温度设定在100℃~200℃。应该理解,上述温度范围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表皮的类型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手感。另外,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的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表皮为TPO表皮,PVC表皮等热塑性表皮,可以是单层表皮,也可以是带缓冲层的软质表皮。应该理解,上述材料仅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在真空设备和增压设备的共同作用下,表皮的一侧被抽真空,相对的另一侧被加压,两者协同作用使得加热软化后的表皮完全贴合在型腔面上,从而达到初步复制型腔面的皮纹的效果。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在注射熔融树脂的同时,模具型腔内的空气通过排气槽向模具外排出。优选地,通过注射和保压时的树脂压力,表皮被进一步压向贴合在型腔面上,从而完全复制型腔面的皮纹效果。在所述步骤S3中,在注射熔融树脂之前,凹模和凸模间隔开一定距离。例如,当采用带缓冲层的表皮材料时,模具首先微开一定的距离,然后注射一定量的熔融树脂材料,注射完成后模具闭合将熔融树脂材料压合到表皮上,通过模具微开,可以防止浇口处压力过大导致缓冲层的泡沫被压溃/塌陷,而失去软质触感。优选地,该树脂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ABS等热塑性树脂。该距离为0.5mm-5mm。应该理解,该具体的微开距离可以根据表皮缓冲层的厚度以及产品模具结构进行调整。在所述步骤S4中,增压设备通过吹气气路向凹模吹气,使得表皮(成型的带表皮的零件)脱离凹模的型腔面。优选地,在吹气之前经过冷却处理,使得树脂和表皮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优选地,在从模具中取出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后进行冲切处理,以得到所需形状和结构的产品。在所述步骤S1中,不带皮纹的表皮被设置于凹模的非操作侧的第一加热装置加热软化。本专利技术通过一步法成型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解决了低压注塑法中渗料、击穿、褶皱以及表面皮纹深浅不均的问题,而且该方法不使用任何胶水,避免胶水包覆工艺的工序复杂,设备投入大,有毒有害等缺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方法制备的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的表面皮纹均匀,外观较好,且可在同一产品上同时成形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皮纹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不带皮纹的表皮加热软化后置于模具中,通过真空压空作用使得软化后的表皮完全贴合在模具型腔面上,达到初步的皮纹复制效果;然后将熔融树脂注入模具型腔,注射的同时,模具内的空气通过排气槽排出,经过注射和保压时熔融树脂的压力作用,表皮被进一步压向模具皮纹面,得到较好的皮纹效果,在经过冷却后,树脂和表皮结合在一起得到多层结构的内饰零件。最后,将所得到的零件周围多余的表皮以及孔穴进行冲切,得到最终的产品。该多层结构内饰零件的成型方法避免了直接低压注塑时产品表面皮纹深度不均一且容易造成击穿、渗料等缺陷的问题;同时由于不需要喷胶,也避免了喷胶设备、烘干设备的投资,并大大改善了产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问题。实施例1机械手抓取带缓冲层的TPO表皮,移动到第一加热装置处,机械手上的第二加热装置设定温度为60℃,第一加热装置设定温度为120℃,当带缓冲层的TPO表皮被加热到120℃时,机械手将软化后的表皮移动并置于凹模的型腔内。模具合模,型腔侧的真空设备启动,将表皮吸附到模具型腔面上,模具型芯侧的增压设备打开,将表皮完全贴合在模具型腔面上,并完成初步的皮纹复制。然后将模具微开1mm,将熔融聚丙烯树脂注入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启第一加热装置,不带皮纹的表皮被第一加热装置加热软化后放置于凹模的型腔内;S2,合模,同时开启真空设备和增压设备,使得表皮紧贴在凹模的型腔面上;S3,注射熔融树脂,树脂成型的同时与表皮粘合在一起,同时,凹模型腔面的皮纹复制到表皮上;S4,开模,取出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S1,开启第一加热装置,不带皮纹的表皮被第一加热装置加热软化后放
置于凹模的型腔内;
S2,合模,同时开启真空设备和增压设备,使得表皮紧贴在凹模的型腔
面上;
S3,注射熔融树脂,树脂成型的同时与表皮粘合在一起,同时,凹模型
腔面的皮纹复制到表皮上;
S4,开模,取出多层结构的汽车内饰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温度设定在100℃~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
在不带皮纹的表皮被第一加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一萍师杰王为夷桑玲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