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包括熔断器(fuse)结构的半导体器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制造这样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子器件中,熔断器用于保护这些电子器件中的电路以防过载,过载会导致电子器件的过热。通常,SMD熔断器(SMD—表面安装器件)被焊接在这样的器件的板上,例如,在移动电话PCB板上(PCB—印刷电路板)。该概念的缺点是这样的PCB板上的封装水平有 限,此外这样的SMD熔断器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其包括半导体基底、在半导体基底上的无机隔离层以及无机隔离层上的金属化层。金属化层包括熔断器结构,其中,至少在熔断器结构的区域中,金属化层和无机隔离层具有公共界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半导体基底上形成无机隔离层的步骤。该方法还包括在无机隔离层上形成金属化层的步骤。此外,该方法还包括在金属化层上形成熔断器结构的步骤,从而使得至少在熔断器结构的区域中,金属化层和无机隔离层具有公共界面。附图说明将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图I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透视图。图I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透视图。图2A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金属化层的铝层的顶视图。图2B示出了具有图2A的金属化层的半导体器件的截面图。图2C示出了图2B的半导体器件的等效电路图。图2D示出了包括图2B的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半导体器件的底视图。图3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基底;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的无机隔离层;以及在所述无机隔离层上的金属化层,所述金属化层包括熔断器结构,其中,至少在所述熔断器结构的区域中,所述金属化层与所述无机隔离层具有公共界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9 US 13/194,721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半导体基底; 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的无机隔离层;以及 在所述无机隔离层上的金属化层,所述金属化层包括熔断器结构,其中,至少在所述熔断器结构的区域中,所述金属化层与所述无机隔离层具有公共界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在所述金属化层上的无机钝化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无机钝化层与所述金属化层至少在所述熔断器结构的区域中具有公共界面。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无机隔离层包括至少一个基于硅的非导电子层。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在所述熔断器结构的区域以及与所述熔断器结构的区域邻近的非熔断器区域中,所述无机隔离层包括所述基底上的第一无机子层,并且,在所述熔断器结构的区域中,包括所述金属化层与所述无机隔离层的所述第一无机子层之间的第二无机子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无机隔离层的所述第一无机子层是厚度在IOOnm与2000nm之间的热氧化物层,并且,所述无机隔离层的所述第二无机子层是厚度小于等于5000nm的沉积氧化物层。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 其中,所述熔断器结构由所述金属化层的第一熔断器区域、所述金属化层的第二熔断器区域以及所述金属化层的第三熔断器区域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熔断器区域形成连接所述第一熔断器区域与所述第二熔断器区域的熔断器元件,所述熔断器元件至少部分具有最小宽度,其比所述第一熔断器区域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熔断器区域的宽度至少小30%。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 在所述金属化层上的第一铜柱,形成提供对所述熔断器结构的第一电连接的第一端子;以及 在所述金属化层上的第二铜柱,形成提供对所述熔断器结构的第二电连接的第二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铜柱与所述第二铜柱彼此几何地分离;以及所述第一铜柱与所述第二铜柱仅通过所述金属化层而导电耦接。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 在所述金属化层上的第一凸点下金属,形成提供对所述熔断器结构的第一电连接的第一端子;以及 在所述金属化层上的第二凸点下金属,形成提供对所述熔断器结构的第二电连接的第二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凸点下金属与所述第二凸点下金属彼此几何地分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凸点下金属仅通过所述金属化层而导电耦接至所述第二凸点下金属。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金属化层与所述凸点下金属的材料是不同的。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金属化层包括铝。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金属化层包括具有衬底的第一导电子层和包含铝的第二导电子层,所述第一导电子层被配置在所述无机隔离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子层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金属化层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子层上的第三导电子层,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导电子层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子层与所述第三导电子层之间。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子层为防反射层。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子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子层包括相同的材料。1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中的TVS二极管。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TVS二极管与所述熔断器结构共享用于电连接所述熔断器结构与所述TVS 二极管的电极区域的公共端子。19.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布里埃莱·贝蒂纳施,迈克尔·舍雷克,乌韦·赛德尔,沃尔夫冈·沃尔特,于贝尔·维尔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