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入式旋转接头,涉及冶金设备水冷系统的配套附件,特别适用于连铸机械中拉坯矫直机拉矫辊的通水冷却。它由外套、内套、密封圈和动密封装置组成,其中外套由旋转外套和壳体构成,壳体与法兰铸成一体,为不动体;壳体外圆设有径向密封圈,壳体上的法兰内端面设有端面密封圈,在两道密封圈中间留有流体进出的通道。在旋转外套和壳体的内孔中装有内套和动密封装置。由于采用了全部埋入式结构,去掉了金属软管连接,因此外观整洁,结构紧凑,体积小;又因为旋转接头不外露,便于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水冷系统的配套附件,特别适用于连铸机械中拉坯矫直机拉矫辊的通水冷却。
技术介绍
旋转接头是一种将流体介质从静态系统输入到动态旋转系统的过渡连接密封装置。在冶金行业中,需要将水、冷却液等介质从静止管道传输给冶金设备上的旋转辊子、轴等高温部件,使其得到冷却。连铸机械中的拉坯矫直机在工作过程中离不开水冷却,旋转接头能把冷却水输送到拉坯矫直机的拉矫辊内,使它得到冷却。在安装过程中,旋转接头直接与拉坯矫直机的机架和辊子相关。根据旋转接头进、回水路的不同,可把它分为单回路旋转接头和双回路旋转接头。在辊子两端都可安装旋转接头的情况下,采用单回路旋转接头,且成对使用,一个负责冷却水的输入,另一个负责冷却水的输出;如果辊子只有一端可以安装旋转接头,另一端封闭,则需采用双回路旋转接头,这时冷却水从接头的进水口进入,经过辊子的整个内腔后返回到接头的回水口流出,达到使整个辊子冷却的目的。专利号为92228182.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专利技术,它由内套、外套、接头体及密封件组成。前、后外套用止口、弹簧销连接成整体的外套,旋转外套与静止内套间有动密封石墨垫及由波形弹簧、密封圈、密封节套构成的密封装置。旋转接头的旋转部分埋设在辊孔内,接头体有进、回水管分开的单回路和在一体的双回路,接头体露在辊子外,并用金属软管与静态系统连接。由于金属软管受外力易损坏,且在小的空间内排布困难,严重影响了旋转接头的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消接头体且不占空间、整个旋转接头全部埋入机架及辊子内、且与拉坯矫直机成为一体的旋转接头。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埋入式旋转接头,由外套、内套、密封圈和动密封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套由旋转外套和壳体构成,壳体与法兰铸成一体,为不动体;壳体外圆设有径向密封圈,壳体上法兰内端面设有端面密封圈,在两道密封圈中间留有流体进出的通道;在旋转外套和壳体的内孔中装有内套和动密封装置。本技术还有如下特点壳体上的法兰加工的4个通孔为不对称分布,以保证进、回水孔的正确位置,壳体放进机架的内孔中,壳体上的两道密封圈与机架内孔及端面紧贴密封,壳体上的法兰外端面与机架用螺栓固定。旋转外套穿进辊子,旋转外套外圆上的密封圈与辊子内孔表面形成密封;旋转外套通过销钉与内套固定,并以密封圈与内套外圆形成密封。动密封装置由弹簧、浮动密封环、内套端面凹槽内的动环和弹性挡圈组成,并依次安放在壳体内壁的阶梯形孔内,并用弹簧销和弹性挡圈与壳体、内套连接成整体。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全部埋入式结构,去掉了金属软管连接,因此外观整洁,结构紧凑,体积小;又因为旋转接头不外露,便于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单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双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法兰端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结合附图1对单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作进一步说明。单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由壳体8、旋转外套1、内套4、密封圈和动密封装置构成。壳体8与其上的法兰铸成一体,壳体8为不动体。在壳体8外圆和壳体8上的法兰内端面分别留有圆弧槽,固定密封圈10、9,在密封圈10和9之间开设进或回水单孔;壳体8的法兰上加工有四个不对称分布的通孔,保证进或回水孔的正确位置。旋转外套1为环形结构,外圆留有两道圆弧槽,固定密封圈3;内套4为带凸肩的短圆筒形结构,与旋转外套1连接端的外圆留有两道圆弧槽,槽内固定密封圈14,与旋转外套1形成密封;旋转外套1与内套4用圆柱销2固定。内套4的另一端面设有凹槽,镶嵌的动环6为石墨环,内套4上设有止推轴承5,并用弹性挡圈13与壳体8定位。壳体8的内壁为阶梯形孔,在小孔处依次排放弹簧11、浮动密封环7,并与内套4上镶嵌动环6的一端紧贴,经弹性挡圈13定位后,由于弹簧11具有弹性,这样就形成动密封装置,起到补偿磨损的作用。两只弹簧销12使浮动密封环7与壳体8固定,并与弹性挡圈13一起使壳体8、浮动密封环7和带有动环6的内套4连结成整体。单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适合于辊子两端都可安装旋转接头的情况,即一个旋转接头进水,另一个旋转接头回水。使用时将壳体8放进机架的内孔中,并与进或回水管相连,壳体8上的法兰与机架用螺栓固定,壳体8上的两个密封圈9、10与机架内孔及端面紧贴密封。旋转外套1穿进辊子,其外圆的密封圈3与辊子内孔表面密封。旋转外套1全部伸进辊子孔内,随辊子一起转动,并带动内套4旋转。从旋转接头壳体8进水孔上来的水经接头中间的通水孔传递给旋转的辊子,使辊子中心得到冷却,再从辊子另一端安装的旋转接头壳体8上的回水孔流出。实施例2本实施例结合附图2、图3对双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作进一步说明。双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由壳体8、旋转外套1、内套4、密封圈、动密封装置和进水管15构成。双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与单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基本一致,只是在壳体8上的密封圈9和10之间开设进、回水两个孔,分别与机架上的进、回水管对接;在内套4中增设一根直径小于内套4内孔的长圆筒形进水管15,进水管15与壳体8上的进水孔连接,进水管15外圆与内套4内孔之间的间隙作为回水通道。双回路埋入式旋转接头适合于辊子只有一端可安装旋转接头,另一端为封闭端的情况。使用时,水从壳体8的进水孔经进水管15流入辊子内腔,对辊子进行冷却。因辊子另一端为封闭端,进入的水只能从进水管15的外圆与内套4的内孔之间的间隙回流,再从壳体8上的回水孔流出,达到冷却辊子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埋入式旋转接头,由外套、内套(4)、密封圈和动密封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套由旋转外套(1)和壳体(8)构成,壳体(8)与法兰铸成一体,为不动体;壳体(8)外圆上设有径向密封圈(10),壳体(8)上的法兰内端面设有端面密封圈(9),在两道密封圈中间留有流体进出的通道,在旋转外套(1)和壳体(8)的内孔中装有内套(4)和动密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入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壳体(8)上的法兰加工的四个通孔为不对称分布;壳体(8)放进机架的内孔中,它上面的两道密封圈(9)、(10)与机架端面及内孔紧贴密封,壳体(8)上的法兰与机架用螺栓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入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旋转外套(1)穿进辊子,旋转外套(1)外圆上的密封圈(3)与辊子内孔表面形成密封;旋转外套(1)通过销钉(2)与内套(4)固定,并以密封圈(14)与内套(4)的外圆形成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埋入式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动密封装置由弹簧(11)、浮动密封环(7)、内套(4)端面凹槽内的动环(6)和弹性挡圈(13)组成,并依次排放在壳体(8)内壁的阶梯形孔内,用弹簧销(12)和弹性挡圈(13)与壳体(8)、内套(4)连接成整体。专利摘要一种埋入式旋转接头,涉及冶金设备水冷系统的配套附件,特别适用于连铸机械中拉坯矫直机拉矫辊的通水冷却。它由外套、内套、密封圈和动密封装置组成,其中外套由旋转外套和壳体构成,壳体与法兰铸成一体,为不动体;壳体外圆设有径向密封圈,壳体上的法兰内端面设有端面密封圈,在两道密封圈中间留有流体进出的通道。在旋转外套和壳体的内孔中装有内套和动密封装置。由于采用了全部埋入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埋入式旋转接头,由外套、内套(4)、密封圈和动密封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套由旋转外套(1)和壳体(8)构成,壳体(8)与法兰铸成一体,为不动体;壳体(8)外圆上设有径向密封圈(10),壳体(8)上的法兰内端面设有端面密封圈(9),在两道密封圈中间留有流体进出的通道,在旋转外套(1)和壳体(8)的内孔中装有内套(4)和动密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人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