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凝固末端导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673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坯凝固末端导辊系统,它包括导向辊,其特征在于:导向辊与铸坯接触面为内凹L形,中间为90°角,两导向辊相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将导向辊改进成内凹L形,中间为90°角,铸坯在被输送过程中,被L形侧边规束,方、矩形坯产生脱方、菱变的趋势大大减少,从而也降低了铸坯的修磨量,提高了铸坯的金属收得率。改善了铸坯的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减轻碳的成分偏析,为改善在线铸坯的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钢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铸坯凝固末端导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方、矩形坯连铸机采用的铸坯导辊系统,全部是适应铸坯尺寸规格的圆柱辊装置,在连续铸钢过程中,铸坯在上面被输送滚动,圆柱辊仅起一个支承导向作用,不能对铸坯侧面进行规束,对铸坯的外形质量缺陷起不到抑制和控制作用。因此,铸坯拉出结晶器,一经出现脱方、菱变等外形缺陷,就很难控制和消除,往往只有通过采用修磨等手段来补救,尤其对高碳钢的成份偏析,更是无法解决,因此,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较大。目前,全世界46%的钢材产量是由方.矩形坯连铸机生产的铸坯轧制而成的,而连铸坯的质量缺陷因脱方.菱变和成份偏析原因造成的产量损失约占整个铸坯缺陷量的35%以上。在我国,由于加入WTO后冶金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深加工行业的市场变化,对线.棒材和带钢的质量和需求量同步提高和增长,因此,尽快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连铸坯的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已成为广大冶金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连铸坯凝固末端导辊系统,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脱方、菱变等外形缺陷。为了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铸坯凝固末端导辊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坯凝固末端导辊系统,它包括导向辊,其特征在于:导向辊与铸坯接触面为内凹L形,中间为90°角,两导向辊相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