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型连续铸造法多股生产单晶铜杆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932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用于多股生产单晶铜杆的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在水平通液管与熔炉相通的位置上设有阀门机构的结构,故当一股漏液或更换铸型时,其余各股仍可正常操作,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而且,其可使熔炉内含有较多气泡、夹杂物的上层铜液不能直接进入水平通液管,从而提高了铜杆的质量。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设有搅拌脱氧装置,因此,其不仅可使熔炉内的铜液温度保持均匀一致,而且可加速脱氧过程。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的单晶铜杆可成功地用于6类电脑网络线,并可用于生产直径在0.05mm以下的微细铜丝。(*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用于多股生产单晶铜杆的设备,属于热型连续铸造法多股生产单晶铜杆所用设备的改造技术。现有热型铸造法多股生产单晶铜杆所用的设备中,是采用水平通液管直接与熔炉内的铜液连通的结构,由于每股的铜液入口都处于液面之下的同一水平面,当其中一股更换铸型或出现漏液及其故障时,都必须降低液面,以免铜液漏出,为此,现有设备大都采用可倾式熔炉,利用熔炉的倾转来降低液面的高度,但这种降低液面的方法使所有各股都不得不停止操作,因而破坏了生产的连续性,降低了生产率;另外,由于水平通液管直接与熔炉内的铜液连通,而熔炉的气泡、夹杂物等杂质总是上浮至铜液的上层,因此极易进入通液管,故直接影响了铜杆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既可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又可提高铜杆质量的热型连续铸造法多股生产单晶铜杆的设备。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熔炉(9)及其加热装置(17),其中熔炉(9)内设置有若干套引锭装置,其包括有水平通液管(2)、铸型(3)、引锭杆(4)、冷却器(5),水平通液管(2)的一端与熔炉(9)相通,另一端与铸型(3)的入口相通,引锭杆(4)置于铸型(3)的出口内,冷却器(5)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型连续铸造法多股生产单晶铜杆的设备,包括有熔炉(9)及其加热装置(17),其中熔炉(9)内设置有若干套引锭装置,其包括有水平通液管(2)、铸型(3)、引锭杆(4)、冷却器(5),水平通液管(2)的一端与熔炉(9)相通,另一端与铸型(3)的入口相通,引锭杆(4)置于铸型(3)的出口内,冷却器(5)置于引锭杆(4)的旁侧,其特征在于水平通液管(2)在与熔炉(9)相通的位置上还设置有控制铜液流出的阀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沃光余业球陈先朝贺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协力创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