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零件注塑组装多用模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射成型,即迫使所需成型材料容量通过注口进入闭合所用的设备,制造多层的或多色的制品,尤指一种多零件注塑组装多用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注塑用模仅能生产一个零件,若要生产多个零件的组装产品,必须分多次成型后再进行组装,例如要生产四个零件的产品,要经过四次成型和一次组装五个步骤1、成型第一零件;2、成型第二零件;3、成型第三零件;4、成型第四零件;5、组装成产品。这种生产方法需4套成型设备,一套组装设备,耗费人工多,生产周期长,并且增加了品控,周转等中间环节。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客户要求的产品交期越来越短,产品利润越来越低的情况下,许多企业都在寻求降低成本,节省人工,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技术。现有技术的这种生产方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耗费人工少,生产周期短,并且能减少品控,周转等中间环节的多零件注塑组装多用模。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零件注塑组装多用模,包括有前模和后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于后模中的第一镶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零件注塑组装多用模,包括有前模(21)和后模(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于后模(22)中的第一镶件(31)、第二镶件(32)和第三镶件(33)、模具内的第一转轴(71)、第二转轴(72)、第三转轴(73)、第一齿轮(81)、第二齿轮(82)、第三齿轮(83)、第四齿轮(84)、第一行位(61)、第二行位(62)、第一斜导柱(41)、第二斜导柱(42)、第一铲机(51)和第二铲机(52),其中前摸(21)有第一零件(11)、第二零件(12)、第三零件(13)第四零件(14)的前模型腔、流道、和进胶点;第一镶件(31)、第二镶件(32)、第三镶件(33)分别与后模(22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明,姚波,蔡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鸿利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