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老年痴呆症复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6438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生物制品领域,涉及一种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复合疫苗,由编码Aβ42的核酸疫苗与蛋白基因工程疫苗混合组成,经实验证实,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原核表达的Aβ42蛋白抗原与pVAX-Aβ42质粒共免疫,改进了现有技术的老年痴呆症蛋白疫苗,能产生高水平的抗Aβ抗体IgG,同时引起了T细胞反应的抑制,且可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所述共免疫产生的针对Aβ的抗体具有结合Aβ蛋白纤维以及APP/PS1老年痴呆症转基因发病小鼠脑内天然Aβ蛋白沉淀的功能,显示其清除Aβ沉淀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疫苗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有效的、无副作用的疫苗,可用于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生物制品领域,涉及。
技术介绍
痴呆症属于脑部疾病,是由于脑部不正常的退化引起的疾病。有统计显示,患者多为老年人,临床表现为患者由于大脑功能衰退,无论在记忆、运算、学习、理解、甚至语言、判断力、方向感等方面都受到影响。该疾患不仅患者自身痛苦,对于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会造成极为消极的影响。随着老龄人的增多,老年性痴呆症患者也在不断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即老年痴呆症是退行性痴呆症的一种常见形式。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500万以上的AD患者。由于其发病年龄段的特点,备受处于老龄化阶段国家的重视,因此,对于AD的研究意义重大。大量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通常是由于某种蛋白的异常所导致,目前已认识到,与退行性痴呆症密切相关的有三种最重要的蛋白, 分别是淀粉质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Tau 蛋白和 a-synuclei (核突触蛋白_α )。所述关键蛋白的明确为退行性脑部疾病种类的划分提供了依据;上述阿尔茨海默病(AD)被归为与淀粉质前体蛋白(APP)代谢紊乱相关的一类退行性痴呆症。迄今为止,AD发病的确切机理尚未完全清楚,APP异常致病论也不是唯一的理论,但有一点可达到共识,就是由APP产生的淀粉样蛋白-(amyloidP -peptide, Αβ )在AD的病理学上起了重要作用,即β淀粉样蛋白神经元毒性引起神经元退行的学说仍占主导地位;该学说的机理总结为AD患者主要的病理改变有二,一是病变部位神经元胞浆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Iary tangles, NFT), 二是产生老年斑(senile plaques, SP)。研究显示,神经纤维缠结的主要成分是以成对双螺旋丝样结构形成聚集的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Tau蛋白是一种与微管蛋白有关的磷蛋白,位于神经元的突触上,在成人脑中,正常情况下,Tau蛋白通过与微管蛋白结合而刺激微管蛋白集聚,并帮助维持和稳定细胞内骨架;当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异常糖基化、异常糖化、泛素蛋白化或所含微管结合基序的数目减少都会影响Tau蛋白与微管的结合,使神经纤维退化。有研究显示,AD患者脑内可见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或异常磷酸化,且患者脑组织中的微管集聚功能明显受损。另一方面,老年斑的成分是Αβ,Αβ由APP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星形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内皮细胞均能表达APP ;正常情况下,Aβ仅有极少量的表达;低浓度的Αβ对未分化、不成熟的神经元有营养作用,而高浓度的Αβ对已分化的成熟的神经元则有毒性作用。已知Αβ的沉淀与APP的过度表达和异常加工有关;APP经β,Y分泌酶降解产生Αβ生成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种状态,不溶的以β折叠为主,上述构象有利于Aβ的聚集。Αβ在形成高密度、纤维状的聚合体后可引起神经毒性,包括直接的毒性和增强、放大各种伤害性毒性,从而妨碍神经细胞的正常生长与传导,最终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引发AD。另有关转基因小鼠的研究显示,APP和Tau蛋白的突变都会导致Tau沉淀神经纤维缠结,但其产生的淀粉样斑块在结构和数量上却完全不同,所述结果也进一步说明在AD的发展进程中APP的改变先于Tau的改变。当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β分解代谢和清除中遗传性改变罹患晚发型AD的危险大大增加,该证据都为A β致病说提供了依据。所述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最终归根于神经组织受损,而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可能不是单一的方面,β淀粉样蛋白的神经毒作用表现为多种因素导致AD发病的共同通路,错误折叠的Αβ导致AD的病理和临床表现;AD的病因有多种推测,比如环境、遗传、体内某些化学因素等。目前,通过对AD患者病变部位的免疫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发现,病变部位小胶质细胞及星形细胞高度活化,补体亦有产生,另外还有一些炎症细胞因子、急性期反应物质、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增高。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炎症反应与AD的病变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有观点认为AD的神经元损害大多为机体对病原体、β淀粉样蛋白、神经纤维缠结的炎性反应所致;炎性反应中,吞噬作用不仅吞噬病原体、β淀粉样蛋白、神经纤维缠结等,造成旁观神经元的损伤而产生更多的病灶,同时,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及补体激活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等使炎症反应维持并不断的增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AD的许多促发因素如遗传、环境因素等诱发的初始病变一旦形成即可激发炎症反应,恶化后则导致更多的神经元死亡,产生更多病灶,继而激发更多的炎症反应,则AD病情急剧加重。还有研究证实,AD的神经病理组织中存在IL1、IL2、IL6、TNF、TGF等细胞因子的高表达;所述的细胞因子可直接导致神经元细胞的死亡和凋亡,还可通过促使细胞黏附分子、补体分·子、载脂蛋白Ε、ΑΡΡ、Αβ的表达产生急性炎症反应,促进可溶性Aβ形成难溶性纤维等加剧AD的病理过程。此外,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和单细胞是脑内主要的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具有双重作用当与淀粉样老年斑接触后即发生活化、合成、分泌细胞因子、炎性蛋白或蛋白酶抑制剂,促进Αβ肽的积累,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调;但弥散性的神经胶质细胞或单细胞却可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Aβ肽。目前已有研究证实,Αβ纤维可作为一种免疫信号,促进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作用去除Αβ纤维。上述Αβ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可能代表了一种自然防御机制,以抵抗淀粉样物质的沉积,但这些免疫机制在重症AD患者中都呈降低趋势。目前,临床对于老年痴呆症的治疗,首先考虑的是对症治疗,如,应用修复受损神经元的药物改善临床症状神经节苷脂能有效修复受损或濒死的脑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的修复再生及神经网络的重塑;胆碱酯酶抑制剂、脑代谢激活剂、抗抑郁药物等有助于活血通络,改善脑循环。现已知脑内乙酰胆碱含量与记忆密切相关,老年人或痴呆病人脑内乙酰胆碱量减少,补充胆碱类药物能改善其记忆和思维能力;但是,对症治疗可以说只是缓解,治标不治本,因而基于AD致病机理的治疗方法因其本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主要是针对A β形成的沉淀,比如,由于β、Y分泌酶是APP形成A β肽的两个关键的酶,因此抑制任何一个酶都可以阻断Αβ肽的产生,故β、Y分泌酶的抑制剂药物的筛选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再者,就是老年痴呆症疫苗的研发;1999年Schenk首次应用PDAPP转基因小鼠,证实接种化学合成的Αβ 42,可以减少脑内Αβ,脑内无老年斑沉积、神经元失营养和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同样还具有治疗效果,AD主动免疫治疗方法的探究由此开始了新纪元;继而,又有诸多科学家通过A β免疫的方法减轻了动物AD的病理特征,由此可见,在AD动物病理模型中,通过主动免疫确实可以预防和减轻脑内Αβ沉积。2001年,新疫苗ΑΝ-1792(合成的人Αβ 42肽)在100余例轻度到中度AD患者中进行了 I期临床试验,不同剂量给药后,人体均能较好地耐受,相当数量的患者还产生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上述结果使ΑΝ-1792顺利进入II期临床试验。然而,2002年3月,在参加II期临床试验的360个病人中,有15人先后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非细菌性炎症,2例出现了局部缺血性中风,该项临床试验因而被迫终止。有研究进一步证明,所述非菌性脑炎可能为T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老年痴呆症复合疫苗,包括活性成分和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成分是以下物质:(1)Aβ42蛋白基因工程疫苗,(2)编码Aβ42的核酸疫苗;所述的Aβ42蛋白基因工程疫苗的用量为100μg或200μg;所述的编码Aβ42的核酸疫苗的用量为100μ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宾于杨朱贤主王爽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