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炉垛,主要用于冶金行业中加热炉内的被加热钢坯的支承。炉管托板7上部设有向下凹的圆弧形槽6,下部设有向上凹的圆弧形槽10,圆弧形槽6的表面留出,其余部分全部浇铸于克塑料垛9内。具有安装、运输、维修方便,容易找水平,强度高,不会出现裂纹的优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的加热炉内的新型炉垛。目前,在冶金行业中,加热炉内的炉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耐火砖砌成的,其最上面的一层或两层是带有半圆槽的弧形砖,与半圆槽相匹配的耐温钢炉管置于半圆槽内,被加热的钢坯可在炉管上滑动。另一种是用大骨料或克塑料整体浇铸而成的,上面浇铸成半圆槽,与半圆槽相匹配的耐温钢炉管置于半圆槽上,被加热的钢坯可在炉管上滑动。以上两种炉垛均存在较多的缺点,其一是弧形砖的使用寿命短,最长寿命不超过三个月,就会由于钢坯的重量在耐温钢炉管下部出现纵向裂纹,从而导至钢管下沉,轻则造成偏炉,重则造成停产。其二是横向对炉管起不到定位作用,由于砖砌炉垛的耐火砖与耐火砖之间都是用耐火水泥粘结的,由于炉温变化带来的热胀冷缩,耐温水泥则失去作用,其三是虽然用大骨料或克塑料浇铸而成的炉垛横向可以定位,但是也存在炉管下部纵向裂纹的致命缺点。而且还存在更换维修不便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向无裂纹、便于拆卸安装、使用寿命长的的新型炉垛。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炉垛,其特征在于炉管托板7上部设有向下凹的圆弧形槽6,下部设有向上1的圆弧形槽10,圆弧形槽6的表面留出,其余部分全部浇铸于克塑料垛9内。所述的炉管托板7上至少设有两个牢固爪3。所述的克塑料垛9置于钢板2上,钢板2置于大骨料垛10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是上下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设有5~15mm厚的耐温钢板,因此安装、运输、拆卸十分方便,容易找水平,使纵向排列的所有炉垛全部在一个水平线上。由于炉管托板被浇铸在克塑料内,上部半圆支承炉管,下部设有向上凹的圆弧形槽,使炉管托板下部的克塑料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因而克塑料不会出现纵向裂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断面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炉管托板7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俯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左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一种新型炉垛,其特征在于炉管托板7上部设有向下凹的圆弧形槽6,下部设有向h1的圆弧形槽10,圆弧形槽6的表面留出,其余部分全部浇铸于克塑料垛9内。所述的炉管托板7上至少设有两个牢固爪3。所述的克塑料垛9置于钢板2上,钢板2置于大骨料垛10上。如图1所示7为炉管托板,材质选用高镍铬耐温钢,与克塑料垛9浇铸为一体结构,炉管托板7上部的向下凹的圆弧形槽6的表面保留,其余全部浇铸于克塑料9内,圆弧形槽6是半径为53mm的半圆,下部的向上凹的圆弧形槽10是半径为164mm的圆弧,为了使炉管托板7牢固,在炉管托板7上均匀分布有长孔11、牢固爪3、4、5、8(如图1、2、3、4所示)。为了加工、运输、安装、拆卸的方便,将本新型炉垛制造为两部分,即在克塑料垛9的下部设有与克塑料垛9同宽同长的浇铸成型的大骨料垛1,克塑料垛9与大骨料垛1之间设有5~15mm毫米的钢板2,钢板2的材质为Q235,用以调整高度找水平。将本新型炉垛按规定间距摆放于加热炉内,调整钢板2的厚度,使所有炉垛均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再将炉管置于圆弧形槽6上,需加热钢坯置于炉管上,即可加热钢坯。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炉垛,其特征在于炉管托板上部设有向下凹的圆弧形槽,下部设有向上凹的圆弧形槽,圆弧形槽的表面留出,其余部分全部浇铸于克塑料垛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炉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管托板[7]上至少设有两个牢固爪[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炉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克塑料垛[9]置于钢板[2]上,钢板[2]置于大骨料垛[10]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炉垛,主要用于冶金行业中加热炉内的被加热钢坯的支承。炉管托板7上部设有向下凹的圆弧形槽6,下部设有向上凹的圆弧形槽10,圆弧形槽6的表面留出,其余部分全部浇铸于克塑料垛9内。具有安装、运输、维修方便,容易找水平,强度高,不会出现裂纹的优点。文档编号B22D41/34GK2186613SQ9420612公开日1995年1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姜其平 申请人:姜其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炉垛,其特征在于:炉管托板[7]上部设有向下凹的圆弧形槽[6],下部设有向上凹的圆弧形槽[10],圆弧形槽[6]的表面留出,其余部分全部浇铸于克塑料垛[9]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其平,
申请(专利权)人:姜其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