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包包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25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间包包盖,主要解决现有平板型中间包包盖耐热度不够容易产生漏钢事故的技术问题。技术解决方案为:中间包包盖,为三段组合式包盖,由1#位包盖、2#位包盖、注流孔包盖拼接而成,在注流孔包盖上设有预热孔和注流孔,1#位包盖、2#位包盖均设有塞棒孔和预热孔,每块包盖包括钢壳体与耐材打结料两部分,其特征是:每块包盖的钢壳体为拱形,在需要附着耐材的凹面焊接有“人”字型耙钉,耐材浇注于拱形的凹面,耐材打结料具有与钢壳体同样的弧度。主要用作炼钢连铸中间包包盖。(*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间包包盖,属铸造熔融物容器领域中炼钢连铸用中间包包盖。
技术介绍
中间包是位于连铸机的钢包与结晶器之间的中间容器,主要作用是便于更换钢包实现连浇,稳定注入结晶器中的钢水静压力,促使夹杂物上浮。中间包一般均配有包盖,其主要作用是1.在中间包烘烤和浇注时起保温作用;2.保护钢包附带的滑板机构免受钢水热辐射;3.在钢包操作工测温取样作业时,起安全防护作用。中间包包盖由一到三块组成。每块包盖包括钢结构与耐材打结料两部分。钢结构的材质最初是采用耐热铸钢,整体浇注而成,后改为耐热不锈钢板焊接件,每块包盖的外观形式为平板形。打结的包盖涂层不够牢固,易剥落掉入中间包,影响开浇,因此采用了钢板向下(朝中间包包底),耐材朝上(朝钢包及预热烧嘴)的放置方式,但烘烤易变形,更换量大。为此出现了一些改进的中间包包盖,如伍发贵等提出的“中间包包盖”,专利号为95242222.0,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只是包盖的壳体部分为弧型,而耐材打结后工作面仍为平板型,对于借助于结构保证耐材附着强度欠缺,包盖的金属边框没有耐材保护,存在烧损的可能。欧阳德刚等提出的“中间包包盖”,专利号为02229393.0,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间包包盖,为三段组合式包盖,由1#位包盖、2#位包盖、注流孔包盖拼接而成,在注流孔包盖上设有预热孔和注流孔,1#位包盖、2#位包盖均设有塞棒孔和预热孔,每块包盖包括钢壳体与耐材打结料两部分,其特征是:每块包盖的钢壳体为拱形,在需要附着耐材的凹面焊接有“人”字型耙钉,耐材浇注于拱形的凹面,耐材打结料具有与钢壳体同样的弧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平张龙袁勤刘建荣邹俊苏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