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9352 阅读:5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出轴肩距和外圆的留磨余量;步骤二、选择合适的圆头车刀安装到车床;步骤三、在车床上设置好轴肩圆角的切削深度,切割出初步的轴肩圆角;步骤四、结合考虑热处理的变形,在磨床上设置磨削深度;步骤五、通过磨床磨出外圆尺寸,磨出轴肩距尺寸,最终获得齿轮轴轴肩圆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先用机床切割出齿轮轴的初步轴肩圆角,然后用磨床磨出最终的轴肩圆角而无需再修磨砂轮,既保证齿轮轴的加工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砂轮的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轴的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需要控制轴肩距尺寸的齿轮轴轴肩圆角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齿轮轴指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齿轮轴在工作过程中,轴肩处会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这将对齿轮轴的强度产生不利的影响。采用轴肩圆角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应力集中。目前,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是通过在磨床上磨削而成。但是齿轮轴尺寸规格繁多, 不同规格的齿轮轴需要磨削成不同的轴肩圆角,例如Rl、R2、R3、R5、RlO等,在磨削各种不同规格的齿轮轴轴肩圆角生产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人工根据设计的圆角修正砂轮,修磨出不同的R圆角,这就造成生产效率低,砂轮消耗严重,使用寿命缩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解决了磨削不同尺寸规格的齿轮轴轴肩圆角时需要先修磨砂轮的弊端,既保证齿轮轴加工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砂轮的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要求结合考虑热处理的变形,计算出轴肩距和外圆的留磨余量;步骤二、按照轴肩圆角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圆头车刀安装到车床;步骤三、根据计算出的轴肩距和外圆的留磨余量,在车床上设置好轴肩圆角的切削深度,切割出初步的轴肩圆角;步骤四、结合考虑热处理的变形,在磨床上设置磨削深度;步骤五、通过磨床磨出外圆尺寸,按照轴肩距的留磨余量及图样尺寸,磨出轴肩距尺寸,最终获得齿轮轴轴肩圆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一中外圆的留磨余量,单边控制在O. 2-0. 25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三中轴肩圆角的切削深度为O. 4-0. 6m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四中热处理的变形控制在O. 1-0. 15m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先用机床切割出齿轮轴的初步轴肩圆角,然后用磨床磨出最终的轴肩圆角而无需再修磨砂轮,既保证齿轮轴的加工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砂轮的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要求结合考虑热处理的变形,计算出轴肩距和外圆的留磨余量,其中外圆的留磨余量,单边控制在O. 2-0. 25mm ;步骤二、按照轴肩圆角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圆头车刀安装到车床;步骤三、根据计算出的轴肩距和外圆的留磨余量,在车床上设置好轴肩圆角的切削深度为O. 4-0. 6mm,切割出初步的轴肩圆角;步骤四、结合考虑热处理的变形,在磨床上设置磨削深度,将热处理的变形控制在O. 1-0. 15mm ;步骤五、通过外圆端面磨床磨出外圆尺寸,按照轴肩距的留磨余量及图样尺寸,磨出轴肩距尺寸,最终获得齿轮轴轴肩圆角。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无需再修磨砂轮,既保证齿轮轴的加工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砂轮的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要求结合考虑热处理的变形,计算出轴肩距和外圆的留磨余量; 步骤二、按照轴肩圆角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圆头车刀安装到车床; 步骤三、根据计算出的轴肩距和外圆的留磨余量,在车床上设置好轴肩圆角的切削深度,切割出初步的轴肩圆角; 步骤四、结合考虑热处理的变形,在磨床上设置磨削深度; 步骤五、通过磨床磨出外圆尺寸,按照轴肩距的留磨余量及图样尺寸,磨出轴肩距尺寸,最终获得齿轮轴轴肩圆角。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外圆的留磨余量,单边控制在O. 2-0. 25m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轴肩圆角的切削深度为O. 4-0. 6m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热处理的变形控制在O. 1-0. 15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出轴肩距和外圆的留磨余量;步骤二、选择合适的圆头车刀安装到车床;步骤三、在车床上设置好轴肩圆角的切削深度,切割出初步的轴肩圆角;步骤四、结合考虑热处理的变形,在磨床上设置磨削深度;步骤五、通过磨床磨出外圆尺寸,磨出轴肩距尺寸,最终获得齿轮轴轴肩圆角。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先用机床切割出齿轮轴的初步轴肩圆角,然后用磨床磨出最终的轴肩圆角而无需再修磨砂轮,既保证齿轮轴的加工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砂轮的消耗,节约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23P15/00GK102886650SQ201210382980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超, 郑江, 戴建平 申请人:常熟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轴轴肩圆角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要求结合考虑热处理的变形,计算出轴肩距和外圆的留磨余量;步骤二、按照轴肩圆角的尺寸,选择合适的圆头车刀安装到车床;步骤三、根据计算出的轴肩距和外圆的留磨余量,在车床上设置好轴肩圆角的切削深度,切割出初步的轴肩圆角;步骤四、结合考虑热处理的变形,在磨床上设置磨削深度;步骤五、通过磨床磨出外圆尺寸,按照轴肩距的留磨余量及图样尺寸,磨出轴肩距尺寸,最终获得齿轮轴轴肩圆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郑江戴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