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盘轴承用套圈毛坯的短流程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755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转盘轴承用套圈毛坯的短流程加工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冶炼→铸造成圆环形铸件→切冒口→加热圆环形铸件→辗扩成环形套圈毛坯,然后对辗扩成环形套圈毛坯进行正火、调质热处理。与现行的加工工艺相比,减少了:一次铸锭加热→锻造(或轧制)成棒料→锯切(或热切)下料→二次料段加热→锻造→镦饼→冲孔等工序,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经后续的正火+调质热处理,可获得能够符合技术要求的转盘轴承套圈零件。适用于外径在500mm~1500mm范围内的转盘轴承用环形套圈毛坯的短流程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加工
,主要涉及的是一种转盘轴承用套圈毛坯的短流程加工工艺,尤其是外径在500mm 1500mm范围内的转盘轴承用环形套圈毛坯的短流程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轴承行业所使用的套圈毛坯均是采用传统的成型方法,其工艺流程为炼钢一铸锭一切除铸锭帽口和尾部一铸锭加热(一次加热)一锻造(或轧制)成棒料一锯切下料一料段加热(二次加热)一锻造一缴饼一冲孔一环锻件加热(二次加热)一無扩成环形套圈毛坯。这种轴承套圈毛坯的传统加工方法非常繁琐,不仅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也较高。 由于转盘轴承套圈毛坯是采用铸锭作为原材料的,而铸锭的截面积较大,铸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量的气孔、严重的疏松、偏析和柱状晶等铸造缺陷,因此,为了消除铸锭中的铸造缺陷,必须将铸锭中存在更加严重杂质的头和尾部切除,然后进行加热锻造或轧制成钢棒,为了将钢棒加工成轴承套圈毛坯,必须先将钢棒切成料段,再次进行加热锻造、镦饼、冲孔,然后再辗扩成轴承环形套圈毛坯。通过锻造和辗扩来进一步消除和改善原来铸锭中的铸造组织缺陷。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转盘轴承环形套圈采用铸锭作为原材料的成型工艺是导致其加工工序繁多的必然因素,这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盘轴承用套圈毛坯的短流程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其工艺步骤包括:冶炼→铸造成圆环形铸件→切冒口→加热圆环形铸件→辗扩成环形套圈毛坯,然后对辗扩成环形套圈毛坯进行正火、调质热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礼李昭昆端木培兰孙小东尤蕾蕾陈文君陈小超王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