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管材的电磁分离连续制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93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管材的电磁分离连续制备设备,包括电磁发生系统、成型系统和牵引系统,电磁发生系统包括感应线圈和驱动感应线圈的高频电源,成型系统包括具有环形分离模腔的耐火材料分离器、水冷铜质模芯、铜质冷却器,铜质冷却器与水冷铜质模芯下段之间形成环形冷却模腔,该环形冷却模腔和环形分离模腔同轴贯通,底模置于环形冷却模腔和环形分离模腔连接部,感应线圈设于耐火材料分离器的外周。本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和管材尺寸限制少等优点,可制备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异形管坯,制得的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管材具有高硬度的梯度增强层,中心共晶基体具有整体强韧性。在耐磨、耐蚀及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管材的制备
,特别是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管材的电磁分离连续制备设备
技术介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PMMCs)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密度及良好的高温性能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近年来在工业和科研领域都受到广泛的重视。在有些特殊场合,需要构件的两侧具备不同的性能或功能,又希望两侧结合良好,满足在恶劣、苛刻的工况条件下使用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日本科学家于1987年首次提出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概念和设计思想,即根据具体要求采用先进的材料复合技术连续的改变两种具有不同性能的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使其内部界面消失,从而得到功能相应于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而缓变的非均质材料。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材料通过控制自生增强相在基体中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而制得,常用制备方法有等离子喷涂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HS)、离心铸造法和电磁分离等。公开号为CN 1460568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电磁分离制备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棒材和管材的方法,该专利公开了将合金浇注在铸型内,然后采用电磁分离法将增强相偏聚在材料表面,并在底部的水冷铜模的冷却作用下得到铝基自生梯度复合棒材和管材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管材的电磁分离连续制备设备,包括电磁发生系统、成型系统和牵引系统,所述电磁发生系统包括感应线圈和驱动感应线圈的高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系统包括具有环形分离模腔的耐火材料分离器,在耐火材料分离器的中空部设置水冷铜质模芯,耐火材料分离器的外壁下端设置铜质冷却器,该铜质冷却器与水冷铜质模芯下段之间形成环形冷却模腔,所述环形冷却模腔和它上边的所述环形分离模腔同轴贯通,底模置于所述环形冷却模腔和所述环形分离模腔连接部,感应线圈设置于耐火材料分离器的外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丘林刘伟刘超张志清唐国翌刘庆张晓丹李晓玲齐峰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