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制备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棒材和管材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属于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PMMCs)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密度及良好的高温性能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近年来在工业和学术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有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同一构件的两侧具有不同的性质或功能,又希望不同性能的两侧结合良好,从而不至于在苛刻恶劣的使用条件下因性能不匹配而发生破坏。针对这种情况,日本科学家于1987年首次提出了梯度功能复合材料(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s,简称FGMs)的概念和设计思想,即根据具体要求,采用先进的材料复合技术,连续地改变两种具有不同性能的材料的组成和结构,使其内部界面消失,从而得到功能相应于组成和结构地变化而缓变的非均质材料。此后,引起世界范围内对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热潮,开发出各种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梯度功能材料。针对铝基自生复合材料,可采用激光熔覆、机械离心、电磁离心和电磁分离等工艺,控制自生增强相在基体中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制备铝基自生梯度功能复合材料。经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王俊,孙宝德,疏达,丁文江,周尧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