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棒材和管材的电磁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600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备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棒材和管材的电磁分离装置属于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电磁发生系统和浇铸系统两部分组成,浇铸系统设置在电磁发生系统的感应线圈内,电磁发生系统包括高频电源和感应线圈,高频电源与感应线圈通过水冷铜电缆连接,浇铸系统包括:耐火材料铸型、浇口杯、水冷铜模,耐火材料铸型垂直置于感应线圈内,其顶部设有浇口杯,底部设有水冷铜模。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制备得到的金属基自生相增强梯度复合材料,具有一定厚度的高硬度梯度增强层,表层耐磨性优于本体均质复合材料,自生相的梯度分布使表层与基体结合强度得到提高,中心基体为共晶组织,保证了整体韧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磁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制备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棒材和管材的电磁分离装置,属于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PMMCs)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密度及良好的高温性能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近年来在工业和学术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有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同一构件的两侧具有不同的性质或功能,又希望不同性能的两侧结合良好,从而不至于在苛刻恶劣的使用条件下因性能不匹配而发生破坏。近年来,各种电磁相分离技术在净化金属熔体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实质是利用金属熔体中多数杂质相与金属熔体电导率之间的差异,外加电场、磁场(或两者的组合)后对杂质相产生电磁力并使之迁移到熔体表面层,从而粘附在分离器上被除去。经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02137749.9,名称多梯度/多层自生梯度复合材料的电磁分离制备方法,该专利介绍了用直流-稳恒磁场相互作用的方式使自生富铁相偏聚到块状材料的一侧,制备了用自生富铁相作为增强相的块状表面材料,制备装置由电磁铁、直流电源及回路和浇铸系统构成,合金液注入浇铸系统后导通直流回路,由此形成的直流电流和电磁铁施加的稳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棒材和管材的电磁分离装置,由电磁发生系统(1)和浇铸系统(2)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电磁发生系统(1)包括高频电源(6)和感应线圈(7),浇铸系统(2)设置在感应线圈(7)内,高频电源(6)与感应线圈(7)通过水冷铜电缆连接,浇铸系统(2)包括:耐火材料铸型(3)、浇口杯(4)、水冷铜模(5),耐火材料铸型(3)垂直置于感应线圈(7)内,其顶部设有浇口杯(4),底部设有水冷铜模(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李克孙宝德疏达丁文江周尧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