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舞毒蛾黑瘤姬蜂的人工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58761 阅读:4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舞毒蛾黑瘤姬蜂的人工繁殖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美国白蛾新鲜蛹为寄主,将寄主半埋入润湿的沙土中,置于饲养纱笼中;b、将舞毒蛾黑瘤姬蜂的成蜂雌雄配对,引入饲养纱笼中,在室温条件和自然光照下,让其自由交配,并在寄主中产卵寄生;c、取出寄主,置于21~28℃、相对湿度为50~70%的条件下培养,即可羽化出下一代舞毒蛾黑瘤姬蜂。本方法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在室内大量繁殖舞毒蛾黑瘤姬蜂,从而保证了舞毒蛾黑瘤姬蜂长期大量的供应源,可以对林间舞毒蛾、美国白蛾、松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害虫进行长期有效的生物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繁殖领域,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舞毒蛾黑瘤姬蜂di spar is (Viereck),膜翅目姬蜂科)是鳞翅目(Lepidoptera)蛹的寄生蜂,国内已知分布于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河南、陕西、宁夏、云南、四川等省份,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蒙古、前苏联和印度。舞毒蛾黑瘤姬蜂的寄主很多,主要寄生在松毛虫spp)、舞毒蛾、美国白蛾、天幕毛虫 (Malacosoma neustria Linnaeus)、才白毒蛾、大袋蛾iCryptothelea variegata、油茶枯叶蛾(Zdet/a nobilis Walker)等30多种害虫的蛹内。据1993年在中国日照沿海和苏北调查,舞毒蛾黑瘤姬蜂主要寄主为臭椿皮夜蛾cissus Gramer)、大袋蛾、赤tk毛虫S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凤蝶(Papilionidae),以在臭椿皮夜蛾蛹上的寄生率最高,达52. 33%,在其它3种害虫上的寄生率分别为2. 56%,3. 98%和I. 92%(王昌贵等.舞毒蛾黑瘤姬蜂生物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舞毒蛾黑瘤姬蜂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美国白蛾新鲜蛹为寄主,将寄主半埋入润湿的沙土中,置于饲养纱笼中;?b、将舞毒蛾黑瘤姬蜂的成蜂雌雄配对,引入饲养纱笼中,在室温条件和自然光照下,让其自由交配,并在寄主中产卵寄生;?c、取出已被寄生的寄主,置于21~28℃、相对湿度为50~70%的条件下培养,即可羽化出下一代舞毒蛾黑瘤姬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荣王建军吴海山杜勇刘晓博王传珍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