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舞毒蛾黑瘤姬蜂的人工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58761 阅读:4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6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舞毒蛾黑瘤姬蜂的人工繁殖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美国白蛾新鲜蛹为寄主,将寄主半埋入润湿的沙土中,置于饲养纱笼中;b、将舞毒蛾黑瘤姬蜂的成蜂雌雄配对,引入饲养纱笼中,在室温条件和自然光照下,让其自由交配,并在寄主中产卵寄生;c、取出寄主,置于21~28℃、相对湿度为50~70%的条件下培养,即可羽化出下一代舞毒蛾黑瘤姬蜂。本方法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在室内大量繁殖舞毒蛾黑瘤姬蜂,从而保证了舞毒蛾黑瘤姬蜂长期大量的供应源,可以对林间舞毒蛾、美国白蛾、松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害虫进行长期有效的生物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繁殖领域,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舞毒蛾黑瘤姬蜂di spar is (Viereck),膜翅目姬蜂科)是鳞翅目(Lepidoptera)蛹的寄生蜂,国内已知分布于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河南、陕西、宁夏、云南、四川等省份,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蒙古、前苏联和印度。舞毒蛾黑瘤姬蜂的寄主很多,主要寄生在松毛虫spp)、舞毒蛾、美国白蛾、天幕毛虫 (Malacosoma neustria Linnaeus)、才白毒蛾、大袋蛾iCryptothelea variegata、油茶枯叶蛾(Zdet/a nobilis Walker)等30多种害虫的蛹内。据1993年在中国日照沿海和苏北调查,舞毒蛾黑瘤姬蜂主要寄主为臭椿皮夜蛾cissus Gramer)、大袋蛾、赤tk毛虫S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凤蝶(Papilionidae),以在臭椿皮夜蛾蛹上的寄生率最高,达52. 33%,在其它3种害虫上的寄生率分别为2. 56%,3. 98%和I. 92%(王昌贵等.舞毒蛾黑瘤姬蜂生物学特性初报.山东林业科技,1996,(5):32 33)。1996年至1997年在北京调查时发现舞毒蛾黑瘤姬蜂在延庆永宁对舞毒蛾的寄生率达到了 24. 3%(冯继华等.北京地区舞毒蛾天敌昆虫及其自然控制研究.林业科学,1999,35(2):5(Γ56)。1996年分别在大连、烟台、秦皇岛等地的调查中发现,舞毒蛾黑瘤姬蜂对美国白蛾的自然寄生率可以达到9.8% (杨秀卿等.大连地区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昆虫.中国生物防治,2001, (I):40 42 ;Yang et al. Survey of the native insect natural enemiesof Hyphantria cunea (Drury) (Lepidoptera: Arctiidae) in China. Bulletin ofEntomological Research, 2008, 98: 293 302)。舞毒蛾黑瘤姬蜂个体较大,体长扩18mm,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内越冬,通常为单寄生。每年可完成4飞个世代。3月下旬至4月初在寄主蛹内变为预蛹,f 2天后化蛹,蛹期2Γ30天,平均27天。各地随气温不同羽化时期不同。成虫寿命较长,一般都在30天以上。成虫飞翔能力强,并有一定的趋光性。雌虫羽化后即可与雄虫交配,交配时间35秒至I分钟不等。雌虫产卵前期约:Γ4天。舞毒蛾黑瘤姬蜂体型大、飞翔力强,且对鳞翅目昆虫的寄生率较高,因此舞毒蛾黑瘤姬蜂是一种优秀的天敌昆虫,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潜力和前景较大。但是舞毒蛾黑瘤姬蜂在林间的自然种群数量并不高,对害虫达不到自然控制的目的。如果能够实现人工大量饲养,在害虫蛹期来临前大量释放,则有可能提高对害虫的寄生率,实现对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到目前为止,未见舞毒蛾黑瘤姬蜂的人工大量饲养技术,也未见有相关的文章发表可供借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使用该方法可以在室内大规模繁殖舞毒蛾黑瘤姬蜂,为林间防治舞毒蛾、美国白蛾、松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害虫提供实用的生物防治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舞毒蛾黑瘤姬蜂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美国白蛾新鲜蛹为寄主,将寄主半埋入润湿的沙土中,置于饲养纱笼中; b、将舞毒蛾黑瘤姬蜂的成蜂雌雄配对,引入饲养纱笼中,在室温条件和自然光照下,让其自然交配,并在寄主中产卵寄生; C、取出已被寄生的寄主,置于2f28°C、相对湿度为5(Γ70%的条件下培养,即可羽化出下一代舞毒蛾黑瘤姬蜂。·所述美国白蛾新鲜蛹的获得方法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购得美国白蛾蛹,将其在4 8°C下保藏,30天内经解剖,未见蛹异常,也未见对舞毒蛾黑瘤姬蜂的繁殖率有不良影响,即为新鲜蛹。舞毒蛾黑瘤姬蜂成蜂种蜂的获得方法每年春天3月在野外采集受舞毒蛾姬蜂寄生的美国白蛾蛹,拿回室内待姬蜂羽化,即可获得成蜂种蜂。为了保证舞毒蛾黑瘤姬蜂雌蜂能够更有效产卵,所述的舞毒蛾黑瘤姬蜂雌蜂与寄主的数量配比优选1:5 10; 为了有效提高寄生率,所述的舞毒蛾黑瘤姬蜂雌蜂开始产卵24小时后取出寄主,然后更换一批新的寄主,此后每24小时更换一批寄主,直至舞毒蛾黑瘤姬蜂雌蜂死亡。所述饲养纱笼中放置有舞毒蛾黑瘤姬蜂饲料,该饲料为每IOOml蜂蜜水含有花粉0.5 2g。该饲料可为成虫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所述的舞毒蛾黑瘤姬蜂的优选饲料为其蜂蜜水为蜂蜜与蒸馏水按照质量比为2(Γ30:100的配成(参照一般寄生蜂的饲料配比,见严静君等,林木害虫天敌昆虫.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蜂蜜水中所述花粉经研磨成粉后的粒径小于100目,这样足够细的花粉可保证姬蜂能够充足的摄取其营养成分。花粉为市购的杂花花粉。所述的沙土优选粒径小于40目的沙土。沙土的颗粒小于40目可保证润湿后可以较为牢固地固定部分身体埋于其中的寄主蛹。所述的饲养纱笼的大小为40cmX30cmX30cm,所述饲养沙笼纱网的网眼大小为2(Γ30目。纱笼太小,成虫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纱笼纱网的网眼大小只要能够限制成虫的逃逸即可,采用市售的常规纱网即可。所述的舞毒蛾黑瘤姬蜂成蜂引入饲养纱笼后,经自然光照或每天人工光照8-14小时,以保证其自然属性没有变化或维持其与野生种相似的生物学特性。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成功实现了室内人工大规模繁殖舞毒蛾黑瘤姬蜂,使得舞毒蛾黑瘤姬蜂的大量繁殖不受季节限制,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使用效率,节约了成本,保证了寄生蜂长期大量的供应源,有利于对舞毒蛾、美国白蛾、松毛虫等鳞翅目食叶害虫进行长期有效的生物防治。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美国白蛾的新鲜蛹作为寄生蜂的中间寄主,利用了自然寄主,有利于保持舞毒蛾黑瘤姬蜂的寄生能力,保证林间防治效果,并减少了天敌昆虫种群复壮的频次,同时美国白蛾的食性很杂,相关的规模化饲养技术也比较成熟,易于通过室内饲养获得大量的老熟幼虫和蛹,作为繁殖用替代寄主比其它寄主更具有生产上的低成本性。3、本专利技术所繁殖的舞毒蛾黑瘤姬蜂,其雌、雄性个体的大小与野外采集的野生型舞毒蛾黑瘤姬蜂个体大小差异不明显,此外,在寿命、雌雄性别比例等方面也与野生型舞毒蛾黑瘤姬蜂无显著差别。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方法繁殖的舞毒蛾黑瘤姬蜂的子代与舞毒蛾黑瘤姬蜂自然繁殖的子代极为相似。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但并不以此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a、选择美国白蛾新鲜蛹为寄主,然后取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内装入厚度为O. S^lcm的沙土,沙土粒径小于40目,向该培养皿中加入8 12ml蒸馏水来润湿沙土,再将寄主半埋入湿润的沙土中,将该培养皿放入饲养纱笼中,优选的饲养纱笼的大小为40cmX30cmX30cm,饲养纱笼纱网的网眼大小为2(Γ30目。同时取直径为35飞Ocm的培养皿,底部铺一层滤纸,滴入数滴蒸馏水使滤纸湿润,但不能有水滴渗出,取2 3ml舞毒蛾黑瘤姬蜂的饲料(该饲料为每IOOml蜂蜜水含有花粉O.5g,花粉的粒径小于100目,其蜂蜜水为蜂蜜与蒸馏水按照质量比为20:100的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舞毒蛾黑瘤姬蜂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选择美国白蛾新鲜蛹为寄主,将寄主半埋入润湿的沙土中,置于饲养纱笼中;?b、将舞毒蛾黑瘤姬蜂的成蜂雌雄配对,引入饲养纱笼中,在室温条件和自然光照下,让其自由交配,并在寄主中产卵寄生;?c、取出已被寄生的寄主,置于21~28℃、相对湿度为50~70%的条件下培养,即可羽化出下一代舞毒蛾黑瘤姬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荣王建军吴海山杜勇刘晓博王传珍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