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辊薄带连铸领域,特别涉及薄带连铸用壁面压迫型 布流装置。
技术介绍
双辊薄带连铸是以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浇注辊为结晶器,将液态金属直接生产成厚度小于10mm薄带钢的生长工艺。与传统薄带生产工艺相比, 该技术具有縮短工艺流程、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带坯力学性能 等优势,因此该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近终形连铸技术之一。薄带连铸过程是一个与传统连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铸轧过程。它的 主要工艺是将钢液注入到中间包后,通过水口将钢液分配到布流器内,再 由布流器注入到两个水冷结晶辊与侧封板围成的溶池内,钢液在两个结晶 辊的表面逐渐凝固形成坯壳,在两个结晶辊连线附近完全凝固后,通过两 个辊的反向转动发生轧制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致密金属带。合理的布流系统对于双辊薄带连铸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 为布流系统直接影响到薄带产品的质量,据文献报道,溶池液面波动幅度 超过土2mm时,带坯就会出现纵向裂纹;但溶池液面流体区域过于平静, 又不利于溶池上部钢液的更新,容易造成液面结壳,因此如何保持二者之 间的平衡是浇注出合格薄带的前提条件。美国专利第60 ...
【技术保护点】
薄带连铸用壁面压迫型布流装置,连接中间包;其特征是,包括, 水口,其形状为直筒型; 抑湍槽,连接于水口下端,其为一箱体结构,上端板开有连通水口的连接通孔,上端板沿长度方向开有若干供溢流的冒出孔; 布流器,其为一上端开口的箱体,下部两侧开有供钢水流出的吐出孔或狭缝,所述的抑湍槽插设于布流器箱体结构内,抑湍槽与布流器内壁保持一定间隙,使从抑湍槽溢流钢水进入布流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三兵,樊俊飞,叶长宏,赵顺利,方园,于艳,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