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57305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22:10
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电流互感器(3)、测量显示装置(4)、前感应接收器(6)和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7),所述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和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分别设置在轨道(10)的同一侧,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一端与轨道(10)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过分相装置,不限制列车速度或车载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安装方便,故障率低,测试精度可靠,保证了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和维护的方便、准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属于电力机车

技术介绍
电气铁路中均采用27. 5KV单相工频交流供电制,为了平衡三相供电负荷,提高电力系统利用率,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依据电力系统的相序排列采用轮换接线,不可避免要设置电分相设施,防止车载自动过分相装置失灵而造成的带电闯分相,极易造成相间短路,接触网烧毁的事故,目前机务段采用人工作业方式,二十四小时轮班制,存在工作 强度大、效率低,责任心不强,不利于信息化管理,有必要采用新技术实现过分相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能够解决手工操作,保证换相平稳、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保证电力机车安全、准确、可靠地通过过分相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电流互感器3、测量显示装置4、前感应接收器6后感应接收器8和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7,所述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和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分别设置在轨道10的同一侧,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 一端与轨道10连接,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另一端穿过电流互感器3,电流互感器3与测量显示装置4连接,前感应接收器6设置在电力机车5 —端,电力机车5上设置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7,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通过电力机车5与接触网9构成一回路。前感应接收器6为一对感应接收器,分别用于感应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和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或者分别用于感应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和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所述电力机车5另一端还设有后感应接收器8。后感应接收器8为一对感应接收器,分别用于感应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和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或者分别用于感应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和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所述的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与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对称设置在轨道10的两侧。所述的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与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对称设置在轨道10的两侧。所述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接地点在电流互感器3以下或以上位置。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在检测功能区域,电力机车5通过时会地面感应器发出相应信号给电力机车5,电力机车5上的感应接收器,靠近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的后感应接收器8与靠近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的前感应接收器6分别工作,电流互感器作用,所述电流互感器3技术,将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穿过电流互感器3的中心,在电流互感器3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可以测出电路中电流。在电力机车5进入检测功能轨道区域处,通过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上的电流互感器3及测量显示装置4,显示电流从有变为零,电力机车5内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7从闭合状态立即变为断开状态实现自动过分相检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安装方便,故障率低,测试精度可靠,保证了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和维护的方便、准确。 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安装在轨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工作原理图。图中1为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为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2为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3为电流互感器、4为测量显示装置、5为电力机车、6为前感应接收器、7为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8为后感应接收器、9为接触网、10为轨道、11为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为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I至2,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电流互感器3、测量显示装置4、前感应接收器6和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7,所述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和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分别设置在轨道10的同一侧,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 —端与轨道10连接,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另一端穿过电流互感器3,电流互感器3与测量显示装置4连接,前感应接收器6设置在电力机车5 —端,电力机车5上设置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7,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通过电力机车5与接触网9构成一回路。前感应接收器6为一对感应接收器,分别用于感应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和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或者分别用于感应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和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电力机车5另一端还设有后感应接收器8。后感应接收器8为一对感应接收器,分别用于感应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和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或者分别用于感应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和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与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对称设置在轨道10的两侧。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与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对称设置在轨道10的两侧。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接地点在电流互感器3以下或以上位置。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和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可以是电磁铁或其他感应装置,模拟轨道两边自动过分相地面感应器按照先后顺序动作。检测区域可以实现动、静态工作方式,本实施例采用静态工作方式检测。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左右轨道打孔方式接入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或其他方式轨道接地,本实施例采用接地电缆方式。本实施例采用电缆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下,接地线应直接接地。自动过分相装置,不限制列车速度或车载情况。过分相功能检测易于实现功能扩展及集成。如图1,电力机车5进入自动过分相检测区域时,电力机车5通过时会发出相应信号给机车,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和第二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第一出线模拟地面 感应器11和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分别工作,电力机车5上的左前感应接收器6接受到第二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或右后感应接受器8接收到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信号,通过检测区域轨道10边电流互感器3作用,并通过测量显示装置4显示此时电流趋向于零,电力机车5内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7自行断开,实现自动过分相。通过右前感应接收器6接受到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或左后感应接收器8接受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I’信号,测量显示装置4显示电流或电压呈上升趋势,表明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7闭合,恢复到过分相前的状态。在上述完整检测过程中,表明自动过分相正常动作,防止事故发生。由此说明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动作检测技术,提高了过分相检测效率及安全可靠性。以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功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电流互感器(3)、测量显示装置(4)、前感应接收器(6)后感应接受器(8)和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7),所述第一进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和第一出线模拟地面感应器(11)分别设置在轨道(10)的同一侧,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一端与轨道(10)连接,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另一端穿过电流互感器(3),电流互感器(3)与测量显示装置(4)连接,前感应接收器(6)后感应接受器(8)设置在电力机车(5)两端,电力机车(5)上设置机车内过分相控制主断路器(7),检测区域轨道接地电缆(2)通过电力机车(5)与接触网(9)构成一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峥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拓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