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074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包括前围中骨架、前围下骨架、前围挡板,所述前围中骨架下端延伸至前围挡板下端,所述前围下骨架的上下边缘通过搭接方式在前围中骨架上。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将前围中骨架末端延伸致前围档板下端,前围下骨架上下边缘搭接在前围中骨架上,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搭接结构,可祢补前围中骨架或前围下骨架存在局部焊接缺陷时引起的强度突变而造成结构弯曲、失稳的情况。此结构是原有结构的延伸,工艺上容易实现,且不需要多余的布置空间,改动量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围中骨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
技术介绍
NCNP (如C-NCAP/E-NCAP)安全评价规程规定,正面偏置碰撞试验要求小腿、脚及脚踝得分修正的踏板向后位移量高性能值为100mm,低性能值200mm ;踏板向上位移量高性能值72mm,低性能值88mm ;若踏板的上移量或后移量低于高性能值不会造成罚分,若高于低性能值则分别罚I分,介于高性能值和低性能值之间的采用线形插值的方法计算罚分。目前,各个主机厂对安全越来越重视,追求更高的安全碰撞星级(即五星或五星+) ,这就要求车身结构有更高的强度。在正面偏置碰撞试验中,踏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前围挡板上,其后移量和上移量与前围的强度有关。现有结构中,前围下骨架上下边缘不与前围中骨架接触,前围中骨架或下骨架存在局部焊接缺陷时引起的强度突变而造成结构弯曲、失稳的情况,从而造成乘员的受伤。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1998092,公告日2011年10月05日,名称为一种车身前后围骨架定位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车身前后围骨架定位装置,包括高度定位转臂、转轴、转轴支撑座、升降滑块、滑槽、滑块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的高度定位转臂与转轴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支撑座与升降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插入转轴支撑座内,所述的升降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块高度调节组件与升降滑块传动链接。其不足之处在于,前围中骨架或下骨架存在局部焊接缺陷时引起的强度突变而造成结构弯曲、失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前围中骨架或下骨架存在局部焊接缺陷时引起的强度突变而造成结构弯曲、失稳的情况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包括前围中骨架、前围下骨架、前围挡板,所述前围中骨架下端延伸至前围挡板下端,所述前围下骨架上下边缘固定在前围中骨架下端。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将前围中骨架末端延伸致前围档板下端,前围下骨架上下边缘搭接固定在前围中骨架上,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搭接结构,可改变前围中骨架或下骨架存在局部焊接缺陷时引起的强度突变而造成结构弯曲、失稳的情况。前围中骨架延伸至前围挡板下端后,相当于在前围挡板和前围下骨架之间增加了一个支撑,其强度增加,提高了传力路径的连续性、稳定性,将碰撞能量分散给中央通道和地板,减小前围的侵入量,从而减小踏板的后移量、上移量。作为优选,所述前围下骨架的上下边缘通过焊接固定在前围中骨架的下端。在本技术方案中,前围下骨架的上下边缘焊接在前围中骨架下端,使得前围下骨架与前围中骨架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传递路径,提高前围强度。作为优选,所述前围下骨架的上下边缘通过螺栓固定在前围中骨架的下端。在本技术方案中,前围下骨架的上下边缘通过螺栓固定在前围中骨架的下端,使得前围下骨架与前围中骨架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传递路径,提高前围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前围中骨架末端延伸至前围挡板下端,前围下骨架上下边缘搭接在前围中骨架上,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搭接结构,可改变前围中骨架或前围下骨架存在局部焊接缺陷时引起的强度突变而造成结构弯曲、失稳的情况;2.前围中骨架延伸至前围挡板下端后,相当于在前围挡板下端和前围下骨架之间增加了一个支撑,其强度增加,提高了传力路径的连续性、稳定性,将碰撞能量分散给中央通道和地板,减少前围的侵入量,从而减小了踏板的后移量、上移量;3.此结构是原有结构的延伸,工艺上容易实现,且不需要多余的布置空间,改动量小。 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A截面图。图中,I、前围中骨架;2、前围下骨架;3、前围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包括前围中骨架I、前围下骨架2、前围挡板3,所述前围中骨架I下端延伸至前围挡板3下端,所述前围下骨架2上下边缘固定在前围中骨架I的下端。所述搭接方式为焊接。参照图2,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将前围中骨架末端延伸至前围档板下端,前围下骨架上下边缘焊接在前围中骨架上,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搭接结构,可改变前围中骨架或下骨架存在局部焊接缺陷时引起的强度突变而造成结构弯曲、失稳的情况。前围中骨架延伸至前围挡板下端后,相当于在前围挡板和前围下骨架之间增加了一个支撑,其强度增加,提高了传力路径的连续性、稳定性,将碰撞能量分散给中央通道和地板,减小前围的侵入量,从而减小踏板的后移量、上移量。实施例二参照图1,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包括前围中骨架I、前围下骨架2、前围挡板3,所述前围中骨架I下端延伸至前围挡板3下端,所述前围下骨架2上下边缘固定在前围中骨架I的下端。前围下骨架2的上下边缘通过螺栓固定在前围中骨架I的下端。参照图2,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将前围中骨架末端延伸至前围档板下端,前围下骨架上下边缘通过螺栓固定在前围中骨架上,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搭接结构,可改变前围中骨架或下骨架存在局部焊接缺陷时引起的强度突变而造成结构弯曲、失稳的情况。前围中骨架延伸至前围挡板下端后,相当于在前围挡板和前围下骨架之间增加了一个支撑,其强度增加,提高了传力路径的连续性、稳定性,将碰撞能量分散给中央通道和地板,减小前围的侵入量,从而减小踏板的后移量、上移量。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包括前围中骨架(I)、前围下骨架(2)、前围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中骨架(I)下端延伸至前围挡板(3)下端,所述前围下骨架(2)的上下边缘固定在前围中骨架(I)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下骨架(2)的上下边缘通过焊接固定在前围中骨架(I)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下骨架(2)的上下边缘通过螺栓固定在前围中骨架(I)的下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包括前围中骨架、前围下骨架、前围挡板,所述前围中骨架下端延伸至前围挡板下端,所述前围下骨架的上下边缘通过搭接方式在前围中骨架上。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将前围中骨架末端延伸致前围档板下端,前围下骨架上下边缘搭接在前围中骨架上,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搭接结构,可祢补前围中骨架或前围下骨架存在局部焊接缺陷时引起的强度突变而造成结构弯曲、失稳的情况。此结构是原有结构的延伸,工艺上容易实现,且不需要多余的布置空间,改动量小。文档编号B62D25/14GK202686530SQ20122028302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光玲玲, 肖海涛, 王桃英, 刘卫国, 李功赋,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强式前围中骨架结构,包括前围中骨架(1)、前围下骨架(2)、前围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中骨架(1)下端延伸至前围挡板(3)下端,所述前围下骨架(2)的上下边缘固定在前围中骨架(1)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光玲玲肖海涛王桃英刘卫国李功赋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