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熔融金属浇注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84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熔融金属浇注包贮存熔融金属,当其倾斜时,通过熔融金属出口流出熔融金属。外壳由非磁性材料制成。为补偿熔融金属的温降,与浇注包独立分开的感应加热装置的平面感应线圈布置成与熔融金属间有一相对贯通的间隙。浇注包和感应加热装置定型安装,以致当其倾斜时,其内衬和感应加热装置的外圆周互不干扰。磁轭安装在感应线圈背面,由工频驱动。最好提供一升降机。浇注包通过可倾动的辊道倾斜。倾动中心位于靠近熔融金属出口的销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当导电的熔融金属(例如铸铁)从冶炼炉或类似的炉子流入熔融金属浇注包、然后浇注到铸模或类似模型时所用的熔融金属浇注包,尤其是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熔融金属浇注包。熔融金属浇注包指的是一贮存、运输和浇注高温熔融金属的容器。熔融金属浇注包的外壳由结构钢板制成,以支撑熔融金属的重量,其内衬覆着耐火材料,以隔离熔融金属的热量。熔融金属出口位于熔融金属浇注包的上部,以便于将熔融金属浇注到铸模中。在冶炼炉中熔化的金属流入熔融金属浇注包中,然后通过运输装置(例如吊车、升降机或类似的装置)送到浇铸跨。在此处,熔融金属从熔融金属浇注包中流出浇注到多个铸模中。一般,一个熔融金属浇注包中所贮存的熔融金属可同时浇满约10~40个铸模。从熔融金属由冶炼炉流入熔融金属浇注包直到熔融金属完全浇注到铸模中需花费10~30分钟。在此期间熔融金属温度下降,以至于有时熔融金属的温度低于浇注所需的最低温度,从而导致铸件不合格。为防止生产的铸件不合格,当熔融金属的温度低于浇注所需的最低温度时,即使熔融金属浇注包中还剩有熔融金属,也应中止浇注工作。熔融金属浇注包中所剩的熔融金属必须返回到冶炼炉,以提高其温度,然后倒入熔融金属浇注包再浇注到铸模中。这是无用的工作。为取消将温度低的熔融金属重新返回到冶炼炉的这种无用工作,有一种情况是预先确定熔融金属的温降,以便使熔融金属过热。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使熔融金属过热需要耗费能量。为解决这种无用的工作和需要耗费能量的问题,有一种传统的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熔融金属浇注包可补偿熔融金属的温降。图7是传统例1的正视图,图8是传统例2的正视图。图7表示原始的熔融金属浇注包71,图8表示桶式熔融金属浇注包81。在图7中,熔融金属浇注包71有一吊耳74和一外壳72,外壳内表面覆着耐火材料73。熔融金属1贮存在熔融金属浇注包71中,当熔融金属浇注包71倾斜时,熔融金属从熔融金属出口75流出。在熔融金属浇注包71的底部装有一槽形感应加热装置76,从而补偿熔融金属1的温降。在图8中,熔融金属浇注包81有一吊耳84和一外壳82,外壳的内表面覆着耐火材料83。熔融金属1贮存在熔融金属浇注包81中,当熔融金属浇注包81倾斜时,熔融金属从熔融金属出口85流出。在熔融金属浇注包81的底部装有一坩埚形的感应加热装置86,从而补偿熔融金属1的温降。在以上所述的两个传统例子中,的确可补偿熔融金属的温降,但是,需要为每个熔融金属浇注包提供一个感应加热装置,而且将感应加热装置和熔融金属浇注包组合在一起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此外,感应加热装置的耐火材料始终处在高温状态下,因此,实际上每天需要维修一次耐火材料,而且每次进行维修时都需要使电线和冷却管与感应加热装置分开和联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熔融金属浇注包,它不需要为每个熔融金属浇注包提供一个感应加热装置,不需要将感应加热装置和熔融金属浇注包组合在一起,而且耐火材料寿命延长。在本专利技术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熔融金属浇注包中,与熔融金属浇注包独立分开的感应加热装置的平面感应线圈布置成与熔融金属浇注包中的熔融金属间有一相对贯通的间隙,而且熔融金属浇注包和感应加热装置定型安装,因此,当熔融金属浇注包倾斜时,熔融金属浇注包的内衬与感应加热装置的外圆周彼此之间互不干扰。此外,本专利技术熔融金属浇注包的外壳由非磁性材料制成。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磁轭安装在感应加热装置的感应线圈的背面。再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感应加热装置通过工频驱动。再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感应加热装置有一升降机沿竖直方向移动。再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熔融金属浇注包的倾动中心靠近熔融金属浇注包的熔融金属出口。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感应加热装置与熔融金属浇注包独立分开,因此,不需要为每个熔融金属浇注包提供一个感应加热装置,而且不需要进行将感应加热装置与熔融金属浇注包组合在一起的工作。此外,由于感应加热装置的平面感应线圈布置成与熔融金属浇注包中的熔融金属间有一相对贯通的间隙,熔融金属得到加热,因此可补偿温降,同时,感应加热装置的耐火材料寿命延长。由于熔融金属浇注包的内衬与感应加热装置的外圆周互相不干扰,因此,当熔融金属浇注包倾斜时,可继续倾斜下去而不用担心感应加热装置碰到熔融金属浇注包,即使熔融金属浇注包倾斜到将熔融金属进一步注入铸模时也是如此。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熔融金属浇注包的外壳由非磁性材料制成,因此,不妨碍熔融金属磁通量的互连,而且外壳不被加热。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磁轭增加了磁通密度,从而促使熔融金属磁通量的互连。再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由工频驱动的感应加热装置具有很高的电能效率。再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当熔融金属到感应加热装置的高度小于从熔融金属到熔融金属浇注包上缘的高度时,通过升降机将感应加热装置升高后,熔融金属浇注包水平移动到感应加热装置下方的某一位置。再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倾动中心布置成靠近熔融金属出口,因此,在接近倾动中心,取决于熔融金属出口的熔融金属表面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即使继续浇注减少了熔融金属也是如此。因而,尽管倾动中心的高度和感应加热装置的高度相对于地面保持不变,但是当熔融金属和感应加热装置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不变时,感应加热适于连续进行。此外,由于熔融金属浇注包倾斜对准熔融金属出口区,因此,从熔融金属出口流出的熔融金属流线相对平稳,很少改变。所以,即使继续浇注减少了熔融金属,但铸模等的位置相对于地面保持不变,而不用调节。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目的及特征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将看得更清楚。附图说明图1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熔融金属浇注包的正视图;图2表示按照第二实施例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熔融金属浇注包的正视图;图3表示在图1或图2中感应加热装置的纵向剖面图;图4是沿图3中的A-A线剖开的部分平面图;图5是图2中磁通量的分布图;图6是按照第三实施例感应线圈的平面图;图7是一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传统熔融金属浇注包的正视图;图8是一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传统熔融金属浇注包的正视图。图1是表示按照第一实施例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熔融金属浇注包的正视图。在传统例子和附图中,注明相同数字的部分几乎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不一定总是重复描述。在图1中,带有吊耳的耳轴11的普通熔融金属浇注包12的外壳13的内表面覆着耐火材料14。熔融金属浇注包12贮存熔融金属1,当熔融金属浇注包倾斜时,熔融金属1从熔融金属出口15流出。为补偿熔融金属1的温降,与熔融金属浇注包12独立分开的感应加热装置31的平面感应线圈32布置成与贮存在熔融金属浇注包12中的熔融金属1间有一相对贯通的间隙。熔融金属浇注包12和感应加热装置31定型安装,因此,当熔融金属浇注包12倾斜时,熔融金属浇注包12的内衬和感应加热装置31的外圆周互相不干扰。熔融金属浇注包12的外壳13由非磁性材料制成,而磁轭33安装在感应加热装置31的感应线圈32的背面。感应加热装置31由工频(50或60Hz)驱动。感应加热装置31最好有一升降机34,沿竖直方向移动。熔融金属浇注包12当未示出的吊耳挂住耳轴11时,通过吊车或类似的装置移动。然后将熔融金属浇注包12放到固定的辊道16a上,并通过可倾动的辊道16b倾斜。倾动中心位于靠近熔融金属出口15的销17上,而且可移动的熔融金属浇注包12的销17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感应加热装置的熔融金属浇注包,其特征在于与上述熔融金属浇注包独立分开的感应加热装置的平面感应线圈布置成与贮存在熔融金属浇注包中的熔融金属间有一相对贯通的间隙,熔融金属浇注包和感应加热装置定型安装,以致当熔融金属浇注包倾斜时,熔融金属浇注包的内衬与感应加热装置的外圆周互相不干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泰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