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铸造钢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468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离心铸造领域。特别适用于耐热钢管的离心铸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是控制浇注速度≥20Kg/s;在浇注过程中向内壁施加保护剂;从开始浇注时至10秒钟内任一时刻起,以一定的规律增加型筒转速,直至浇注完毕;浇注结束后,又以一定的规律连续地降低型筒转速,直至铸件完全凝固。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离心铸造钢管,无需添加任何设备和材料,就可以控制制品的等轴晶率,能获得全部细小的等轴晶的制品,大大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心铸造领域。主要适用于离心铸造钢管,特别适用于耐热钢管的离心铸造。通常,离心铸造的金属制品,其力学性能与晶粒的形状、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具有细小等轴晶粒组织的制品,其拉抗强度、屈服强度和蠕变强度均高于粗大柱状晶粒组织的制品。对于耐热钢来说,在通常的离心铸造条件下,只能获得柱状晶比较发达的组织,而且,即使采取热处理也无法改变原来晶粒粗大的状态。为此,在离心铸造中如何控制晶粒结构并细化晶粒是长期以来研究的课题。离心铸造时产生粗大柱状晶粒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浇注时液态金属和已凝固金属层同时随型筒高速旋转,二者之间很快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通过型筒壁的单向冷却晶粒长大而造成的。如果能够输入外力,强制未凝固的液态金属对流,使凝固前沿的枝晶折断、脱落就可促使等轴晶形成。因此,细化晶粒的关键就在于破坏这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在现有技术中,有人提出了采用电磁场离心铸造方法细化制品晶粒。该方法的实质是使钢液在电磁场中离心旋转,通过电磁搅拌的作用,使凝固前沿的枝晶折断并形成许多晶核从而抑制柱状晶的长大,促使等轴晶的生长,细化晶粒。但该方法存在如下缺点投资大,耗电量大,成本高,另外,还需配备无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铸造钢管的方法,采用常规的离心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1)、钢水浇注速度≥20Kg/S;(2)、在浇注过程中向液态金属内壁施加保护剂;(3)、从开始浇注至10秒钟内任一时刻起,实施连续迅速地增加型筒转速,型筒旋转的加速度为10~25rpm/S2,直至浇注完毕;(4)、浇注完毕后,立即连续地降低型筒转速,型筒旋转的加速度为-0.3~-2.0rpm/s2,直至铸件完全凝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铸造的钢管壁厚≥8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功文李正邦程鸣涛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