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铸造工艺领域。在铸造铸件时,有时根据需要需在铸件内部镶入冷却用的钢管。铸造这类铸件时,先在浇注前将一定直径的无缝钢管弯成要求的形状,放在铸型内固定,然后进行浇注。由于镶入铸件的钢管受到高温金属液的烘烫,加之钢管内的空气作用,致使钢管内壁产生很厚的一层氧化铁皮,影响钢管中冷却水对铸件本身的冷却效果,且长期使用后,管内脱落的氧化铁皮堵塞管道,降低铸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国内外有关设计和制造部门,例如日本川崎制铁株式会社和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等,在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必须对铸件内所镶钢管的内壁进行酸洗处理,以清除氧化铁皮层。目前,清理铸件内所镶钢管内壁氧化铁皮层的方法普遍采用酸洗处理法。由于氧化铁皮结构致密,因而酸洗很难清理干净,同时酸洗还存在易损坏铸件本身,操作麻烦,浪费工时,消耗资金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铸件内所镶钢管内壁在高温下不与空气作用,造成钢管内不氧化气氛,达到钢管内壁不产生氧化铁皮层,进而免除酸洗过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浇注铸件和铸件冷却过程中,向铸件所镶钢管中通入惰性气体-氮气,驱除钢管内的空气。停止通氮后,即刻用一专用保护盖将所镶钢管的一端密封,避免空气进入管道。待铸件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取下专用保护盖。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内部镶入钢管的铸件,例如高炉冷却壁等,可除去酸洗镶管内壁氧化层这道工序,省时、省力、省资金,不损蚀铸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先将准备镶入铸件的无缝钢管按要求安放于铸型内固定好,并使其两端的管头均露出铸型的砂箱之外,通过压力表和胶管将露在砂箱之外的管头一端与氮气管道连接,连接之处用接头卡紧,所用氮气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镶在铸件内的钢管内壁防氧化方法,涉及在浇注铸件及铸件冷却过程中向所镶钢管内通入氮气,其特征在于停止向所镶钢管内通入氮气后,即刻将所镶钢管的一端用保护盖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一,王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本溪钢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