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重烧线变化检验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45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重烧线变化检验炉。正方体形炉膛,多层耐火材料构成炉衬的高温工作层、保温层和隔热层,炉门口位于炉膛的底部,炉门置于炉门托台上可自由升降,六组U形二硅化钼棒均匀分布在炉膛四侧。炉膛内温度均匀,温差小于±5℃,检验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符合国家标准的检验要求。(*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耐火材料性能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耐火材料重烧线变化检验炉。耐火材料重烧线变化的检验,是指将致密定型的耐火材料制品经高温重烧后,检测其产生的残余膨胀或收缩。多年来,耐火材料重烧线变化的检验都是采用箱式加热炉长方体型炉膛,前部开门,有的采用二硅化钼棒为电加热无件。该箱式加热炉的主要缺点是由于该炉前部开门,而且电加热元件分布不均匀,使得箱内炉膛各处温差大于±20℃,检验周期长,耗能高,难以满足国家标准(GB5988-86)的检验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火材料重烧线变化检验炉其炉膛内温度均匀,温差不超过±5℃,恒温时被测试样温度理想的接近炉内温度,满足国家标准的检测要求,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而且检测周期短,耗能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解决办法。1、炉体为长方体型结构,炉膛为正方体型,炉门位于炉膛的底部,炉膛内炉衬由多层耐火隔热材料构成,从炉膛内始依次为高温工作层、保温层和隔热层。高温工作层是用刚玉或高铝耐火材料组成,保温层为氧化铝泡沫砖或空心球型耐火材料,隔热层为硅酸铝耐火纤维。2、炉膛内电加热元件为6组U型二硅化钼棒,均匀设置在炉膛内炉衬的四侧,其12根棒体之间距离相等,6组U型硅钼棒的端头穿过并固定在炉膛的顶部,并与电控制系统相联接。两组热电偶作为测温控温元件分别从炉体顶部及炉膛后部的中心处插入炉膛内,与电控制系统相联。3、炉膛底部的升降式炉门呈凸型结构,上部为炉门,下部为炉门托台,炉门的上层兼作试样平台为高温工作层,依次为保温层及隔热层。炉门托台支架上装有若干组轴承车轮,在炉体下部设置凹型滑道,炉门托台沿凹型滑道可实现升降,在炉门附近的金属斜梁上安有定滑轮,钢丝绳跨过定滑轮,一端联接平衡重锤,另一端固定在炉门托台上,重锤的重量与炉门、托台及最大试样重量的总和相平衡,用手力上提或下拉托台即可驱动炉门开关。为保证炉门密封良好,重锤可用销卡固定。4、炉体外壳为金属结构,可移动式的顶罩上有规则分布的散热孔,炉体四侧均开有百叶窗式散热孔,炉体下部正面有一开门,用于取送试样。由于本技术采取上述技术解决方法,使得该炉有如下优点炉门热损失小,炉膛内温度均匀,温差小于±5℃,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检验周期短,可满足国家标准的检验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剖面图。其中1-U型电热二硅化钼棒;2-炉衬;3-炉膛;4-炉门口;5-炉门;6-定滑轮;7-升降式炉门托台;8-凹型滑道;9-车轮;10-钢丝绳;11-重锤;12-可移动式顶罩;13-百叶窗式散热孔;14-开门;15-重锤销卡;20-炉壳;图2是炉体金属结构框架示意图。16-炉膛底部金属斜梁;17、18-测温热电偶;19-炉体支架。图3a是图1升降式炉门托台7的A-A视图。图3b是炉膛3内6组U型电热二硅化钼棒1的排列示意图。炉膛3中的炉衬2为三层结构,从炉膛内起依次为高温工作层——刚玉,保温层——轻质氧化铝耐火材料,隔热层——硅酸铝耐火纤维。炉门5的材质与炉衬2相同,炉门大小尺寸与炉门口4相当。6组U型电热二硅化钼棒1的端头穿过炉膛的顶部并均匀排列在炉膛内衬的四侧,12根棒体之间的距离相等。可移动式顶罩12用于方便安装和维护U型电热二硅化钼棒及测温热电17。炉门5固定在升降炉门托台7上,在托台支架的对角线方向上分别安装两组车轮9,车轮紧顶在炉体支架19在对角线方向上的两条凹型滑道8上,炉门托台沿凹型滑道可自由升降。在炉膛底部金属斜梁16上分别安装一定滑轮6,升降炉门托台呈菱型,两定滑轮位于菱型托台两钝角的正上方,两条钢丝绳分别穿过两定滑轮,钢丝绳的一头系在重锤上,另一头分别系在菱型升降炉门托台的两钝角处。两个重锤的重量与炉门、炉门托台及最大试样重量的总和相平衡,用手力上提或下拉托台支架即可驱动炉门开关,当重锤降至最低位置时,炉门关闭,为保证炉膛密封良好,重锤用销卡15固定。本技术的炉壳20为金属结构,在可移动的顶罩12上有规则分布的散热孔,炉体四周开有百叶窗式散热孔13,炉体下部正面有一开门14,两组热电偶17、18作为测温控温元件分别从炉体顶部及炉膛后部的中心处插入炉膛内,并与六组U型电加热二硅化钼棒一齐与电加热控制系统相联接。权利要求1.一种耐火材料重烧线变化检验炉,由炉体和电控制系统组成,炉体包括电热硅钼棒1,测温热电偶17、18,炉壳20,炉体支架19,炉衬2,炉门5等,电热硅钼棒和热电偶与控制系统相连,并由控制系统控制炉膛3内的温度,其特征在于1)炉膛3的炉衬2由三层高温耐火材料组成,从炉膛3内起依次为高温工作层、保温层和隔热层;2)6组U型电热二硅化钼棒1的端头穿过炉膛3的顶部并均匀排列在炉衬2的四侧,炉膛内12根二硅化钼棒体之间的距离相等;3)炉口4位于炉膛3底部的中心位置,炉门5固定在升降式炉门托台7上,在托台支架的对称方向上分别安装若干组车轮9并在炉体下部设置凹型滑道8,炉门托台沿凹型滑道可实现升降,在炉膛底部金属斜梁16上安有定滑轮6,一端系有重锤11的钢丝绳10穿过定滑轮,另一端系在升降式炉门托台7的平衡位置上,重锤的重量应与炉门5、炉门托台7及待测试样的总重量相当,当炉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重锤可用销卡15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重烧线变化检验炉。正方体形炉膛,多层耐火材料构成炉衬的高温工作层、保温层和隔热层,炉门口位于炉膛的底部,炉门置于炉门托台上可自由升降,六组U形二硅化钼棒均匀分布在炉膛四侧。炉膛内温度均匀,温差小于±5℃,检验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符合国家标准的检验要求。文档编号F27B1/00GK2187283SQ93246648公开日1995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汪有平, 孙占东 申请人:本溪钢铁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火材料重烧线变化检验炉,由炉体和电控制系统组成,炉体包括电热硅钼棒1,测温热电偶17、18,炉壳20,炉体支架19,炉衬2,炉门5等,电热硅钼棒和热电偶与控制系统相连,并由控制系统控制炉膛3内的温度,其特征在于:1)炉膛3的炉衬2 由三层高温耐火材料组成,从炉膛3内起依次为高温工作层、保温层和隔热层;2)6组U型电热二硅化钼棒1的端头穿过炉膛3的顶部并均匀排列在炉衬2的四侧,炉膛内12根二硅化钼棒体之间的距离相等;3)炉口4位于炉膛3底部的中心位置,炉门5固定 在升降式炉门托台7上,在托台支架的对称方向上分别安装若干组车轮9并在炉体下部设置凹型滑道8,炉门托台沿凹型滑道可实现升降,在炉膛底部金属斜梁16上安有定滑轮6,一端系有重锤11的钢丝绳10穿过定滑轮,另一端系在升降式炉门托台7的平衡位置上,重锤的重量应与炉门5、炉门托台7及待测试样的总重量相当,当炉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重锤可用销卡15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有平孙占东
申请(专利权)人:本溪钢铁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