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黑色冶金铸锭用模具,特别涉及凹型底盘凹坑形状的合理设计方法。众所周知,在冶金企业中利用凹坑底盘生产凸底钢锭是提高成坯率的有效措施之一。而到目前为止,关于凹型底盘凹坑的形状尚没有合理、规范、可靠的设计方法。通常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方能确定。凭经验设计凹坑形状不仅设计周期较长,而且费工费时又不易成功,切尾率均在1.5%以上。为了提高钢锭的成坯率,日本特许公报昭58-31502中介绍了一种“防止开坯轧制板坯产生折叠缺陷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一种凹型底盘适用于多种模型的需要,以消除折叠废品的方法,而不是确切的设计。在该文献中报导的钢锭凸底斜边与钢锭底边的夹角小于20°,凸底高度为50~100mm,且夹角的顶点不是在钢锭侧边与底边的交点上,而相差一定的距离,凹坑底部是平的,故此钢锭凸底为锥形。采用该方法铸出的钢锭切尾率仍在1.6~1.8%左右。关于钢锭成坯率低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有理想的解决办法。中国专利号为ZL87213649中公开了一种“单层凹型铸锭底盘”,它是在原有的平面铸锭底盘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与底盘为一体的凸台,凸台的中间为凹坑形。采用这种底盘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型底盘凹坑形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依据钢锭开坯变形规律拟定出钢锭平底与凸底斜边之夹角为25°~35°,并以此为基准给出凹型底盘凹坑形状的设计公式为: H1=tgα×C式中:H1——凹坑深度;α——钢锭平底与凸底斜边之夹角; C——钢锭底边宽度与凹坑底边宽度之差的一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型底盘凹坑形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该方法设计出的凹坑深度为40~125mm,所铸出的钢锭底部为一个角锥台形或多个角锥台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天锦,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