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铸辊抗磨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62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金属带的铸造装置,它具有两个铸辊,两辊之间有一铸辊间隙,并且在辊上设有水冷式铜套,两辊之间输出的液态金属,最好是钢,在辊套上的分离是以凝固层的形式进行的。在此,凝固层在铸辊间隙内压缩成型为金属带,并且铸辊上的冷却铜套外设有抗磨层,它是由耐磨的颗粒或薄片融入主要是由金属、例如由一种镍钴合金构成的粘接剂中而成。(*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带的铸造装置,它具有两个铸辊,两辊之间有一铸辊间隙,并且在辊上设有由铜制成的水冷式铜套,两辊之间输出的液态金属,最好是钢,在铜套上的分离是以凝固层的形式进行的,在此,凝固层在铸辊间隙内压缩成型为一金属带。上述形式的铸造装置由未提前公开的PCT/DE 93/01228号专利所公开。在这类铸造装置中,为改善所生产的金属带的质量,在两辊上形成的凝固层不仅仅稍微提前或直接在铸辊间隙内进行结合,这对于铜套表面就提出了很高的抗磨损要求。带钢铸造设备由日本三菱钢厂于1994年6月出版的“不锈钢双辊带钢铸造设备的发展”所公开。在这种设备中,在冷却辊的结合点形成一种优质钢钢带。这种冷却辊具有一镍质铜-钢分离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磨层及其涂层方法,使得铸辊在挤压工作条件下,铜套表面不磨损,或至少磨损大大降低,而并不十分妨碍作用到凝固层上的铜套的冷却效果。本专利技术目的可以这样来实现,即铸辊上的冷却铜套外设有一层抗磨层,它是由耐磨的颗粒或薄片融入粘接剂而成,主要是由金属,例如由一种镍-钴合金组成。通过这些耐磨颗粒来抵抗在铸辊表面上移动、凝固的金属的刮剃作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金属带的铸造装置,它具有两个铸辊,两辊之间有一铸辊间隙,并且在辊上设有水冷式铜套,两辊之间输出的液态金属,最好是钢,在铜套上的分离是以凝固层的形式进行的,其中,凝固层在铸辊间隙内压缩成型为一金属带,其特征在于,铸辊上的冷却铜套(1)外设有抗磨层,该抗磨层是由耐磨的颗粒或薄片(5)融入主要是由金属,例如由一种镍-钴合金构成的粘接剂(4)中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尼斯霍恩舒尔策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