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1.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尽可能减少偏析的,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防止合金元素如C、Mn、Si、P、S等沿铸坯厚度方向上在铸坯的中心部分发生偏析而制造均质钢的。2.相关工艺描述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减少在铸坯的中心部分造成的偏析和中心疏松。为防止偏析,已采用电磁搅拌技术和低温浇铸。它们是根据一种偏析扩散技术来产生大量的等轴晶,再进而引入一种高水平的净化工艺来减少钢水中的杂质元素(特别是P,S等),并且采用通过密排小直径辊来防止未凝固的铸坯产生鼓肚变形的技术,而这些对策分别获得了相当好的结果。但是,当涉及到凝固的最后阶段时,对于钢水流动所引起的偏析以及在凝固最终时由于凝固时体积收缩而形成的中心疏松而言,还没有形成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法。为解决这个问题,最新的建议在连铸工艺的最后阶段设置多个压辊,由此在凝固最后阶段,以低压下率压下中心部分未凝固的铸坯。当以低压下率压下铸坯时,通过限制钢水的上述流动而防止了偏析,并且通过补偿凝固过程中的体积收缩而防止了中心疏松,因而可以得到无浇铸缺陷的连铸产品。以低压下率实现压下的工艺是已知的,例如从日本审定的专利公开号(Ja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方法,用这种方法在辊对之间压下在轴向中心部分具有宽等轴晶区的连续铸坯的同时拉出该铸坯,在从铸坯中心部分固相率为0.2的位置到固相率为0.9的位置的这段区间内铸坯被压下,以便于补偿在这个区间内由于铸坯的冷却和凝固而产生的体积收缩的总量;在紧接上段区间直到铸坯凝固结束的这段区间内,铸坯以一定的比率被连续压下,使得此处用压下率(%/m)来表示沿铸坯拉坯方向铸坯单位长度(单位:米)的压下量与铸坯原始厚度的比率(%),在这段区间内压下率大于等于0.8%/m且小于等于1.5%/m。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绫田研三,森秀夫,石黑进,新田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