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铸罐底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55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生产连铸薄金属带、特别是连铸薄钢带的方法,在本方法中一金属带通过盛有熔融金属的容器的底部导入,并在熔融金属在其上结晶后通过可传动的、位于容器上部的辊子拉出, 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a)金属带向罐内方向无接触地通过一狭缝状槽口, b)熔融金属在槽口区域冷却到一温度,以致于在两相区中晶体份额在50%到90%之间, c)金属带在槽口区域接触这冷的熔融金属,形成一弯月面,并在弯月面附近熔融金属冷到由熔融金属和晶体构成的两相区,晶体具有一个紧挨着固相点之上的温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生产连铸薄金属带,特别是连铸薄钢带的方法和设备,在本方法中一金属带通过盛有熔融金属的容器底部导入,并在熔融金属在其上结晶后通过可传动的、位于容器上部的辊子拉出。因为凝固是从内向外进行、而不是像在一般连铸中从外向内,故这种铸带方法也被称为反向铸造。这类方法特别在生产金属丝中是已知的,但也已知用于铸带。如用于铸带专利US3.264.692公开了一实施此法的、带一锆石罐底砖的铸罐,罐底砖的狭缝状开口相对于在这里拉过的带尺寸的偏差非常窄。这一已知罐底入口的缺点是,当仅很小地偏离带的允许尺寸时、或者当带不平稳地通过时有较大的夹带危险,并由此而加大摩擦。从专利US4.479.530已知一方法,金属丝-然而这里是从上向下-被引导通过熔融金属,并导向通过熔罐的罐底出口。在这一为生产铜丝设计的方法中建议,罐底出口不仅做成锥形的,而且能同金属丝一起放出欲要的熔融金属。从金属杂志,1963年10月,“连铸过程”,774至780页已知一类似设备,也是用于生产金属丝。在这篇文章中描述了一罐底通道,它由钼做成,并可水冷。最后提到的这两个文件涉及生产铜丝,不能推广、到用于生产钢带的方法和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塔雷克·加麦尔彼特·哈马赫尔米歇尔·冯德班克弗里兹·P·普莱沙维施格英戈·冯·哈根
申请(专利权)人:曼内斯曼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