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432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花塞,即使在减小了火花塞的直径的情况下,也确保接地电极与主体金属壳体之间的接合强度。该火花塞(100)包括:中心电极(20);接地电极(30),其由镍的含有率为95质量%以上的金属材料构成;以及大致筒状的主体金属壳体(50),其在顶端面(57)焊接有接地电极(30)的一端。关于该火花塞(100),接地电极(30)自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面最深地埋没到主体金属壳体(50)的内部的部分的深度BD满足0.15mm≤BD≤0.40mm的条件,并且,接地电极(30)的最靠近因焊接而变形的部分的部位处的宽度EW1和上述接地电极的因焊接而变形的部分的主体金属壳体(50)的顶端面(57)上的宽度EW2满足(EW2-EW1)/EW1≥0.1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内燃机的火花塞(spark plug)。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内燃机的输出增高,因此需要扩大进气阀、排气阀的阀门直径。此外,为了高效地冷却提高了输出的内燃机,需要具备更大的水冷套(water jacket)。但是,如果进行以上的对策,由于安装于内燃机的火花塞的设置空间变小,因此需要减小火花塞的直径。由于近年来对内燃机强烈要求低排放化,因此对于火花塞来说,谋求较高的点火 性能。因此,优选的是,即使缩小火花塞的主体金属壳体的直径,也使焊接于主体金属壳体的接地电极的尺寸尽可能增大。但是,若欲增大接地电极,由于该接地电极的厚度逐渐与直径缩小了的主体金属壳体的厚度相同(参照专利文献1),因此可能会导致用于接合两者的熔融部的尺寸变小、接地电极与主体金属壳体之间的接合强度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 - 22396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 - 59617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 - 16278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5 - 3398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到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胜川典英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