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383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7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中心电极及接地电极的至少一方设有尖端的火花塞中,通过不受该尖端所暴露的环境的氧浓度影响地抑制氧化消耗,来提供一种耐久性良好的火花塞。一种火花塞,具备中心电极、及在与所述中心电极之间设置间隙而配置的接地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的至少一方具有形成所述间隙的尖端,所述尖端以Ir为主成分,含有7质量%以上且31质量%以下的Rh、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的Ru、及Ru的含量的20分之1以上且2分之1以下的P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设及火花塞。本专利技术特别是设及在中屯、电极及接地电极的至少一方设有尖 端的火花塞。
技术介绍
火花塞用于汽车发动机等的内燃机的点火。一般而言,具备筒状的主体部件、配置 于该主体部件的内孔中的筒状的绝缘体、配置于该绝缘体的前端侧内孔中的中屯、电极、一 端与主体部件的前端侧接合而另一端在与中屯、电极之间具有火花放电间隙的接地电极。并 且,火花塞在内燃机的燃烧室内在形成于中屯、电极的前端部与接地电极的前端部之间的火 花放电间隙产生火花放电,使填充在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 作为形成中屯、电极及接地电极的材料,一般使用Ni合金等。Ni合金在耐氧化性及 耐消耗性上与WPt及Ir等贵金属为主成分的贵金属合金相比差一些。但是,比贵金属廉价, 因此适宜作为形成接地电极及中屯、电极的材料使用。 近年来,存在燃烧室内的溫度高溫化的倾向。因此,若在由Ni合金等形成的接地电 极的前端部与中屯、电极的前端部之间产生火花放电,则有时接地电极与中屯、电极的相对的 各自的前端部容易产生火花消耗。因此,开发了如下方法:在接地电极与中屯、电极的相对的 各自的前端部设置尖端,在该尖端产生火花放电,由此提高接地电极及中屯、电极的耐消耗 性。 作为形成该尖端的材料,多使用W耐氧化性及耐火花消耗性优异的贵金属为主成 分的材料。作为运种材料,有Ir、Ir合金、Pt合金等。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IR-化系合金作为发火部的材料的火花塞。具体而 言,公开了具备贵金属尖端的火花塞,该贵金属尖端由"Wlr为主体而在0.1~35重量%的 范围含有化,而且在合计为0.1~17重量%的范围含有Ru及Re的至少任一种的合金构成"。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如下两个。一个是提供一种火花塞,与现有的Ir-Rh系合金相比,在高溫下 的Ir成分的氧化?挥发所引起的发火部的消耗非常难W产生,而且即使在城市街道行驶或 高速走行时也能够确保优异的耐久性。另一个是提供一种火花塞,与W往相比能够抑制昂 贵的化的含量,能够更廉价地确保耐久性(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1及第0006段)。 专利文献2中W提供能够抑制放电部的火花消耗和氧化消耗、异常消耗,并且抑制 放电部表面的贵金属的发汗、剥离的火花塞为目的,公开了一种具备贵金属尖端的火花塞, 该贵金属尖端"Wlr为主成分,含有0.5~40质量%的化,0.5~1质量%的化,并且含有4~8 质量%的?*及Pd的至少任一方"(专利文献2的技术方案1及第0006段)。[000引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727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67255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不过,近年来,要求能够应对多种多样的驾驶模式的火花塞。即,要求一种火花塞, 不管在增大燃料相对于空气的混合比而在低氧浓度气氛下重视输出的条件、或减小燃料相 对于空气的的混合比而在高氧浓度气氛下重视燃油经济性的条件等的哪种条件下,都具有 优异的耐久性。 如果W运种观点评价现有的尖端,则判明了如下的课题。专利技术人对能够抑制氧化 消耗的尖端的组成进行研究后发现,Wlr为主成分、由含有Rh及Ru的Ir-化-Ru合金构成的 尖端在W空燃比为12左右而燃烧室内为低氧浓度气氛时能够抑制氧化消耗,但在一直W来 重视的空燃比为14程度而燃烧室内为高氧浓度气氛时,氧化消耗进展,不能得到充分的耐 久性。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中屯、电极及接地电极的至少一方设有尖端的火花塞中,通 过不影响该尖端所暴露的环境的氧浓度而抑制氧化消耗,来提供一种耐久性良好的火花 塞O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 (1) 一种火花塞,具备中屯、电极、及在与所述中屯、电极之间设置间隙而配置的接地 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屯、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的至少一方具有形成所述间隙的尖端,所 述尖端Wlr为主成分,含有7质量% W上且31质量% W下的加、5质量% W上且20质量% W 下的Ru、及Ru的含量的20分之m上且2分之m下的Pt。 所述(1)的优选方式如下: (2)所述尖端中的Rh的含量为7质量% W上且27质量% W下,Ru的含量为5质量% W上且17质量下; (3)所述尖端中的Rh的含量为7质量% W上且24质量% W下,Ru的含量为6质量% W上且15质量下; (4)所述尖端中的Rh的含量为7质量% W上且21质量% W下,Ru的含量为6质量% W上且13质量下; (5)所述(1)~所述(4)的任一项的火花塞中,所述尖端还含有0.1质量% W上且 4.5质量下的Ni; (6)所述(1)~所述(5)的任一项的火花塞中,将所述尖端向平行于所述中屯、电极 或所述接地电极与所述尖端的接合面的假想平面投影时的面积S为0.07mm 2 W上; (7)所述面积8为0.10臟2从上. (8)所述面积8为0.151111112从上。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设于中屯、电极和接地电极的至少一方的尖端Wlr为主成分,含有7质 量% W上且31质量% ^下的化、5质量% W上且20质量% W下的Ru、及Ru的含量的20分之1 W上且2分之IW下的Pt,因此能够不受尖端所暴露的环境中的氧浓度影响地抑制氧化消 耗,提供耐久性良好的火花塞。【附图说明】 图I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的一实施例的火花塞的局部剖面整体说明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中的尖端与中屯、电极的接合部分的一例的要部说明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中的尖端与接地电极的接合部分的一例的要部说明图。图3 (a)是在尖端与接地电极的接合部分残留有它们的边界面时的要部说明图。图3(b)是在尖 端与接地电极的接合部分整体上形成有烙融部时的要部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的一实施例的火花塞。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火花塞的 一实施例的火花塞1的局部剖面整体说明图。此外,图1中,W纸面下方即配置有后述的接地 电极的一侧为轴线0的前端方向,W纸面上方为轴线0的后端方向进行说明。 该火花塞1如图1所示,具备:具有沿轴线0方向延伸的轴孔2的大致圆筒形状的绝 缘体3;在所述轴孔2内的前端侧配置的大致棒状的中屯、电极4;在所述轴孔2内的后端侧配 置的端子部件5;将所述中屯、电极4和所述端子部件5在所述轴孔2内进行电连接的连接部6; 保持所述绝缘体3的大致圆筒形状的主体部件7; W-端部与所述主体部件7的前端部接合 并且另一端部与所述中屯、电极4经由间隙G而相对的方式配置的接地电极8,在所述中屯、电 极4的前端面设有尖端9。 所述绝缘体3具有沿轴线0方向延伸的轴孔2,具有大致圆筒形状。另外,绝缘体3具 备后端侧主体部11、大径部12、自U端侧主体部13、腿长部14。后端侧主体部11收谷端子部件 5,将端子部件5和主体部件7绝缘。大径部12在相比该后端侧主体部靠前端侧向径向外侧突 出。前端侧主体部13在该大径部12的前端侧收容连接部6,具有小于大径部12的外径。腿长 部14在该前端侧主体部13的前端侧收容中屯、电极4,具有小于前端侧主体部13的外径及内 径。前端侧主体部13与腿长部14的内周面经由棚部15连接。后述的中屯、电极4的凸缘部16配 置成与该棚部15抵接,中屯、电极4固定于轴孔2内。前端侧主体部13和腿长部14的外周面经 由台阶部17连接。后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火花塞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花塞,具备中心电极、及在与所述中心电极之间设置间隙而配置的接地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电极和所述接地电极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形成所述间隙的尖端,所述尖端以Ir为主成分,含有7质量%以上且31质量%以下的Rh、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的Ru、及Ru的含量的20分之1以上且2分之1以下的Pt。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丸智纪角力山大典吉本修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