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差速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0210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桥差速锁,包括壳体、密封盖、拨叉轴及套接于拨叉轴上的拨叉,所述壳体内分别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拨叉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并在两空腔内作轴向运动,所述密封盖密封连接于第二空腔外端口,所述拨叉轴上分别设有限定拨叉轴的轴向运动位置的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限位于第一空腔的进入端面,所述第二限位凸台限位于密封盖开口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通过对拨叉轴的轴向运动位置进行限位,防止拨叉的轴向运动幅度过大而容易损坏,从而使驱动桥差速锁限位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桥差速锁
技术介绍
目前,中桥主减速器主要改变动力传输方向和增加传动力拒,并通过差速锁将差速器壳与半轴锁紧成一体,使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来防止车轮打滑而失去驱动力。当汽车在打滑路面行驶时,为产生足够驱动力矩,通过气缸的压缩气体推动拨叉轴运动,同时拨叉带动滑动啮合套与固定啮合套啮合,差速锁工作。由于拨叉轴是由压缩气体推动后快速做轴向运动,拨叉轴的轴向运动速度主要由压缩气体控制,而拨叉轴的轴向运动位置主要由拨叉限定,当压力过大时,这对拨叉在拨动活动啮合时造成了很大的扭力,当压力过小时,拨叉不能很好地带动滑动啮合套与固定啮合套啮合或分离,从而不能实现差速锁正常工作。如图I为现有技术的差速锁,这种结构不仅容易损坏拨叉,而且影响差速锁的限位效·果。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工作稳定性和限位效果的驱动桥差速锁。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驱动桥差速锁,包括壳体、密封盖、拨叉轴及套接于拨叉轴上的拨叉,所述壳体内分别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驱动桥差速锁,包括壳体、密封盖、拨叉轴及套接于拨叉轴上的拨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分别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拨叉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并在两空腔内作轴向运动,所述密封盖密封连接于第二空腔外端口,所述拨叉轴上分别设有限定拨叉轴的轴向运动位置的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限位于第一空腔的进入端面,所述第二限位凸台限位于密封盖开口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李春光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