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951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设备主体部件包括两台反应釜、阀门、连接管路、铸膜液过滤器、挤出机加料料斗、双螺杆挤出机、排气口、计量泵、滤前压力传感器、模头过滤器、滤后压力传感器、内介质导入口、模头、外介质槽、外介质。除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外,上述设备之间由管路连接,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在模头下方。上述设备客服了传统中空纤维超滤膜生产过程中静置、减压或离心脱泡的时间至少需要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的工艺瓶颈,大大提高了生产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效率,同时减少了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原料的降解,从而提高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强度及过滤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
技术介绍
中空纤维超滤膜是一种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制造的过滤介质,通过中空纤维超滤膜内表面或外表面的微孔对物质进行选择性分离,实现对原溶液的净化、分离及浓缩的目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及环境工程等。现有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生产方法大多采用在可以控温、搅拌、加压反应釜中溶解制膜的原材料,经搅拌共混均匀后得到铸膜液,将铸膜液经长时间静置、减压或离心脱泡后,通过计量泵将铸膜液与内凝胶介质同时通过喷丝板挤出管状液膜,该液膜经过0-80厘米的空气间隔进入外凝固介质·中固化,经漂洗,浸泡后,制得中空纤维超滤膜。由于铸膜液中的气泡直接导致中空纤维超滤膜内表面或外表面的微孔中的缺陷,从而影响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过滤精度,因此目前中空纤维超滤膜生产过程中静置、减压或离心脱泡的时间至少需要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大大影响了生产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效率,同时,由于制造膜原料的高分子材料在高温熔融或溶解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发生降解,导致最终膜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该设备可提高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操作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设备主体部件包括两台反应釜、阀门、连接管路、铸膜液过滤器、挤出机加料料斗、双螺杆挤出机、排气口、计量泵、滤前压力传感器、模头过滤器、滤后压力传感器、内介质导入口、模头、外介质槽、外介质。除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外,上述设备之间由管路连接,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在模头下方。其特征在于两台反应釜均为可控温、搅拌及加压的反应釜;其中铸膜液过滤器采用40-600目的过滤网;双螺杆挤出机具有自然排气或减压排气功能;模头过滤器采用80-800目的过滤网,模头挤出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根数为单根或多根;模头至外介质水平面距离为0-80厘米。采用上述设备的生产工艺如下将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原料加入反应釜A中,共混搅拌均匀后开启反应釜A,通过在反应釜A内加压使铸膜液通过铸膜液过滤器进入双螺杆挤出机加料斗,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搅拌、更新铸膜液界面,铸膜液中的气泡通过双螺杆的排气口排除经计量泵加压,经模头过滤器与与内凝胶介质同时通过模头挤出管状单根或多根液膜,该液膜经过0-80厘米的空气间隔进入外凝固介质中固化,经漂洗,浸泡后,制得中空纤维超滤膜。通过反应釜A、阀门A及反应釜B、阀门B的轮流使用及开启,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客服了传统中空纤维超滤膜生产过程中静置、减压或离心脱泡的时间至少需要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的工艺瓶颈,大大提高了生产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效率,同时减少了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原料的降解,从而提高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强度及过滤精度。说明书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中I-反应釜A,2-反应釜B,3-阀门A,4_阀门B,5_连接管路,6_铸膜液过滤器,7-挤出机加料料斗,8-双螺杆挤出机,9-排气口,10-计量泵,11-滤前压力传感器,12-模头过滤器,13-外介质槽,14-外介质,15-中空纤维超滤膜,16-模头,17-内介质导入口,18-滤后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的条件通常为常规生产中的条件。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设备主体部件包括反应釜A I、反应釜B2、阀门A 3、阀门B 4、连接管路5、铸膜液过滤器6、挤出机加料料斗7、双螺杆挤出机8、排气口 9、计量泵10、滤前压力传感器11、模头过滤器12、滤后压力传感器18、内介质导入口 17、模头16、外介质槽13、外介质14。除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外,上述设备之间由管路连接,两台反应釜均为可控温、搅拌及加压的反应釜,其中铸膜液过滤器采用100目的过滤网,双螺杆挤出机具有自然排气功能,模头过滤器采用300目的过滤网,模头挤出8根中空纤维超滤膜,模头至外介质水平面距离为10厘米。采用上述设备生产中空纤维超滤膜的配方及工艺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主体部件包括两台反应釜、阀门、连接管路、铸膜液过滤器、挤出机加料料斗、双螺杆挤出机、排气口、计量泵、滤前压力传感器、模头过滤器、滤后压力传感器、内介质导入口、模头、外介质槽、外介质。除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外,上述设备之间由管路连接,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在模头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两台反应釜均为可控温、搅拌及加压的反应釜。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铸膜液过滤器采用40-600目的过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双螺杆挤出机具有自然排气或减压排气功能。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模头过滤器采用80-800目的过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模头挤出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根数为单根或多根。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模头至外介质水平面距离为0-80厘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设备主体部件包括两台反应釜、阀门、连接管路、铸膜液过滤器、挤出机加料料斗、双螺杆挤出机、排气口、计量泵、滤前压力传感器、模头过滤器、滤后压力传感器、内介质导入口、模头、外介质槽、外介质。除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外,上述设备之间由管路连接,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在模头下方。上述设备客服了传统中空纤维超滤膜生产过程中静置、减压或离心脱泡的时间至少需要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的工艺瓶颈,大大提高了生产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效率,同时减少了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原料的降解,从而提高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强度及过滤精度。文档编号D01D1/06GK102888668SQ20111020454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张洪志 申请人:北京金通量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主体部件包括两台反应釜、阀门、连接管路、铸膜液过滤器、挤出机加料料斗、双螺杆挤出机、排气口、计量泵、滤前压力传感器、模头过滤器、滤后压力传感器、内介质导入口、模头、外介质槽、外介质。除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外,上述设备之间由管路连接,外介质及外介质槽在模头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通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