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材连续铸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64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材连续铸造装置包括二个平行铸造辊子(3a,3b),熔融金属由金属供给装置(1)送至铸造辊子上。铸造辊子(3a,3b)被铸造腔(4)包围,热带材(10)从铸造辊子向下输送至铸造腔中。带材(10)向下进入一冷却腔(15)中,带材可以落入在冷却腔(15)底部的一可动碎片盒(17)中,或由可动平板(14)导向,通过一个出口门(20),从冷却腔(15)进入带有加热器(53)的热交换腔(19)中。二个密封辊子(6a,6b)可在密封腔(5)中运动,在腔(4)和(15)之间形成密封。腔(4),(15)和(19)均带有相应的气体入口(24)、(29)和(57),使抑制氧化的气体进入这些腔中。碎片盒(17)可通过装有不漏气的门(42)的一个碎片盒交换腔(17),运动至腔(15)的底部外面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图5表示JP 8-300108(还有美国专利5590701和5960856)所公布的带材连续铸造装置。这种带材连续铸造装置带有一对铸造辊子101a和101b。该二个辊子水平并列地互相平行,可转动地被支承着,并形成一个辊子间隙G,而这些铸造辊子的外圆周表面则面向所述辊子间隙G。铸造装置的熔融金属供给装置102将熔融的金属供给至铸造辊子101a和101b上,并送至该二个辊子之间。带材导向装置112从侧面为从辊子间隙G,通过铸造辊子101a和101b的转动为送出的带材103导向。夹紧辊子座105夹住从带材导向装置112送出的带材103。封闭壁107形成一个位于铸造辊子101a和101b下面的腔106,并包围从辊子间隙G至夹紧辊子座105的带材103的运动通道。碎片盒108的上边缘从下面与封闭壁107组成的腔106的边缘接触。铸造辊子101a和101b的外圆周表面,利用通过在铸造辊子内部流动的冷却水冷却;冷却水也可加速在铸造辊子101a和101b表面上的熔融金属的凝固。另外,为了调节辊子间隙G,因而也是调节要制造的节材103的标准尺寸,设置了一个与铸造辊子101a和101b的回转轴线很接近的作动器(没有示出)。熔融金属供给系统102还具有容纳熔融金属的浇口盘109,和将熔融金属从浇口盘109倒入铸造辊子101a和101b上和它们之间的一个喷嘴110。带材导向装置112由支承轴111和多个导向辊子113组成。支承轴111配置在铸造辊子101b的下面,并可以与所述铸造辊子101b平行地绕支轴转动。多个导向辊子113设置在横向,并支承沿着侧面由可动平板112A输送的带材103。夹紧辊子座105具有一个带材103通过的壳体114,一个压力辊子115a和一个压力辊子115b。压力辊子115a安装在壳体114中,与带材103的下表面接触。压力辊子115b也安装在壳体114中,与带材103的上表面接触。封闭壁107由钢的外壳116构成,该外壳支承着在外壳116的整个内表面上延伸的耐火材料内部衬里117。碎片盒108由耐火材料制成,在其顶部安装着一个密封件118。碎片盒108安装在车轮120可在轨道119上运动的车121上,并具有一个液压缸122。液压缸122放在所述车121上,可以升高碎片盒108。当利用图5所示的带材结构铸造装置制造带材103时,固定在车121上的液压缸升高碎片盒108,使其上部边缘通过密封件118与封闭壁107组成的腔106的边缘接触。可动平板112A的引导边缘放置在支承轴111的下面。铸造辊子101a和101b的回转轴线之间的距离设定成使辊子间隙G与要铸造的带材103的标准尺寸相适应;并且铸造辊子101a和101b转动,使其外圆周表面从上面向着辊子间隙G运动。接着,将熔融的钢送入浇口盘109中,并且当通过喷咀110将熔融的钢倒在铸造辊子101a和101b上和它们之间时,在辊子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凝固的壳。当铸造辊子101a和101b转动时,带材103输送至腔106中。在带材103达到横向均匀的状态时,铸造辊子101a和101b的回转轴线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弹回(大约01~0.5秒),使辊子间隙G大约为带材103的厚度的1.5~3倍,然后辊子间隙G回复至其原来状态。辊子间隙G的扩大使铸造辊子101a和101b产生不完全冷却的区域,使得带材103再次通过重新加热熔化,如同一个热的剪床一样。这样,在辊子间隙G扩大前输送的带材103,与辊子间隙回复至其原来状态后输送的带材呈直线地断开,而通过辊子间隙G的扩大重新熔化的带材103的一部分,形成要输送至冷却器的带材103的边界。另外,可动平板112A横向放置,在断开后从辊子间隙G输送出来的带材103,由导向辊子113引导至夹紧辊子座1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图5所示的带材连续铸造装置中,由包围从辊子间隙G至夹紧辊子座105的带材运动通道的封闭壁107形成的空间,和与封闭壁107组成的腔106的下边缘接触的碎片盒108没有充满不氧化或弱还原的大气气体,因此氧化作用在带材103上形成氧化皮。另外,没有设置控制大气(空气)在铸造辊子101a和101b与可动平板112A之间,以及在可动平板112A和导向辊子113之间的大气(空气)流动的装置。被带材103加热的高温空气集中吹在铸造辊子101a和101b上,而封闭壁107的耐火材料衬里117的绝热作用妨碍在腔106内的空气冷却。这造成从辊子间隙G输送出来后,带材103又重新加热,这会造成衬里烧穿和铸造不稳定。带有氧化皮的高温带材103(不低于1250℃)输送至夹紧辊子座,导致氧化皮嵌入造成的损坏,并降低产品的合格率。另外,因为碎片盒108的密封件118与形成腔106的封闭壁107的边缘接触,当在铸造过程中要更换碎片盒108时,大量的空气流入腔106中,造成带材严重氧化。结果,在实际工作时,在带材连续铸造装置工作过程中,不可能更换碎片盒108。另外,飞溅的熔融金属和铁渣落在并积存在封闭壁107和碎片盒108之间的密封件118上。结果,碎片盒108的液压缸122升高,会使密封件118变形和损坏。因此,每次更换碎片盒108时,必需清洁或更换密封件118。此外,限制外部空气流入和保持在封闭壁107内的氧含量低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先前技术的这种缺陷,要提供一种由熔融的钢制造带材,同时使氧化皮大大减少的有效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铸造金属带材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二个平行的铸造辊子;在该辊子之间形成间隙;一个熔融金属供给系统;用于将熔融金属送入该辊子之间的间隙中,形成熔融金属的铸造池,该池支承在位于上述间隙上面的铸造辊子表面上;辊子驱动机构;用于按相反的回转方向驱动二个铸造辊子,形成凝固的金属带材,该带材从铸造辊子之间的间隙向下输送出去;一个铸造腔,用于包围从该间隙向下送出的带材;一个冷却腔;它位于铸造腔的下面,用于通过铸造腔的该间隙向下通过铸造腔和位于铸造辊子之间的间隙下面的冷却腔之间的转移开口的带材;一个腔内密封系统;它靠近所述转移开口,并具有使开口扩大的开放状态和使开口围绕带材收缩的关闭状态;以便加强铸造腔和冷却腔之间的密封,减少气体在它们之间的转移。该装置还可包括一个铸造腔气体入口,使抑制氧化的气体进入铸造腔中。该抑制氧化的气体可以为惰性气体或弱还原气体。还可以有一个冷却腔气体入口,使抑制氧化的气体进入冷却腔中。腔内密封系统包括二个密封辊子,其中在所述转移开口每一侧上放置一个密封辊子;还包括一个辊子运动驱动装置,它可使辊子在缩回位置和使转移开口收缩的伸出位置之间工作。该装置还可包括一个在冷却腔底部的用于容纳碎片条的可动的碎片盒,和一个碎片盒交换腔。该交换腔通过一个交换开口与冷却腔的底部连通,该交换开口可由可动的不漏气的门关闭。碎片盒可以在位于冷却腔底部的容纳碎片位置上送入和取出。该碎片盒交换腔带有一个可动的不漏气的进入门,碎片盒可通过该门送入交换腔中。另外,该交换腔还带有交换腔的气体入口,抑制氧化的气体可通过该入口送至碎片盒交换腔中。该装置还可具有带有辐射管的热交换腔,该辐射管放置在热交换腔中。在热交换腔中放置有导向辊子,可以在横向输送从冷却腔送来的带材。热交换腔还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铸造金属带材的装置,它包括: 二个平行的铸造辊子;在该辊子之间形成间隙; 一个熔融金属供给系统;用于将熔融金属送入该辊子之间的间隙中,形成熔融金属的铸造池,该池支承在位于上述间隙上面的铸造辊子表面上; 辊子驱动机构;用于按相反的回转方向驱动二个铸造辊子,形成凝固的金属带材,该带材从铸造辊子之间的间隙向下输送出去; 一个铸造腔,用于包围从该间隙向下送出的带材; 一个冷却腔;它位于铸造腔的下面,用于容纳从铸造腔的该间隙向下通过铸造腔和冷却腔之间的转移开口的带材; 一个腔内密封系统;它靠近所述转移开口,并具有使开口扩大的开放状态和使开口围绕带材收缩的关闭状态;以便加强铸造腔和冷却腔之间的密封,减少气体在它们之间的转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修加藤平二松下俊郎
申请(专利权)人:卡斯特里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