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普通MCU光耦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485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9:08
永磁同步电机普通MCU光耦驱动电路,包括信号经过高速光耦、驱动IC、IGBT来驱动电机,所述信号由普通MCU(微控制单元)产生,普通MCU输出PWM信号引脚通过限流电阻与高速驱动光耦输入引脚连接,高速驱动光耦输出引脚通过门极驱动电阻直接与IGBT栅板相连,驱动上桥臂输出部份增加自举电容,为上桥臂IGBT驱动的悬浮电源存储能量,光耦输出部份用一组+10V—+20V电压,PWM信号通过高速驱动光耦直接输出驱动信号驱动IGBT工作使电机转动。由于高速驱动光耦输出驱动电流可达到2.5A,驱动电流很大,对IGBT不会出现驱动电流不足的问题,安全可靠,可以有效地降低驱动电路的故障率,扩大产品对电源及IGBT的适用范围,同时又能降低产品成本。驱动电路仅采用高速驱动光耦,电路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IGBT驱动电路,尤其是应用在工业缝纫机的伺服控制系统中。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业缝纫机伺服控制系统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电路均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经过高速光耦、驱动IC (集成电路)、IGBT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来驱动电机或者DSP经过高速光耦、IPM (智能功率模块)来驱动电机的形式。DSP产生的高速PWM (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通过高速光耦输入驱动1C,驱动IC根据PWM信号的逻辑关系输出驱动信号驱动IGBT工作使电机转动;或者DSP产生的高速PWM信号通过高速光耦输入到带有驱动模块的IPM使电机转动。以上两种的驱动方式输出部份都需要有稳定的+5V和+15V的电压,对 电源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外围电路复杂,产品成本过高。更重要的是,驱动IC门极驱动电流比较小,对某种IGBT的驱动可能会存在驱动电流不足,使IGBT及驱动IC击穿,造成炸板,因此IGBT的适用范围不广,故障率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驱动电路存在的电路复杂、IGBT的适用范围不广、故障率及成本偏高等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普通MCU光耦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结构简单、IGB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永磁同步电机普通MCU光耦驱动电路,包括信号经过高速光耦、驱动IC、IGBT来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由普通MCU(微控制单元)产生,普通MCU输出PWM信号引脚通过限流电阻与高速驱动光耦输入引脚连接,高速驱动光耦输出引脚通过门极驱动电阻直接与IGBT栅板相连,驱动上桥臂输出部份增加自举电容,为上桥臂IGBT驱动的悬浮电源存储能量,光耦输出部份用一组+10V—+20V电压,?PWM信号通过高速驱动光耦直接输出驱动信号驱动IGBT工作使电机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维民周德维徐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