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2622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条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由于增加了第三电极,形成水平电场和垂直电场共同作用的复合电场,液晶分子在此复合电场中呈现多畴排列,增大了视角。(*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CD)在计算机以及电视机等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按照电场形成方向分类,IXD可分为垂直电场型如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简称TN)型;水平电场型如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简称IPS)型,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如图I所示,处于工作状态时如图2所示,边缘场切换开关型(Fringe Field Switching,简称FFS)。目前主流的为水平电场型的液晶显示器,水平电场型液晶显示器相比于垂直电场型的液晶显示器能够获得较快的响应速度。但无论是上述的水平电场还是垂直电场型液晶显示器,由于电场方向为单一方向,因此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均会沿电场方向偏转,因此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趋于一致,导致液晶显示面板的视角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用于增大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的视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条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的液晶面板中,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小于第一电极的宽度。所述的液晶面板中,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为第一电极的宽度的1/5 1/2。所述的液晶面板中,所述第三电极为狭缝状电极。所述的液晶面板中,相邻的所述第三电极之间的狭缝与第一电极相对设置,且所述狭缝的宽度与第一电极的宽度相同。所述的液晶面板中,所述第三电极为平面电极。所述的液晶面板中,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设置有取向膜,所述取向膜为垂直取向膜。所述的液晶面板中,所述第二电极上施加有参考电压,所述第一电极上施加的电压值和所述第三电极上施加的电压值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的电压值对称。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条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小于第一电极的宽度。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为第一电极的宽度的1/5 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第三电极为狭缝状电极。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中,相邻的所述第三电极之间的狭缝与第一电极相对设置,且所述狭缝的宽度与第一电极的宽度相同。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第三电极为平面电极。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中,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设置有取向膜,所述取向膜为垂直取向膜。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中,第二电极上施加有参考电压,所述第一电极上施加的电压值和所述第三电极上施加的电压值相对于所述第二电极的电压值对称。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增加了第三电极,形成水平电场和垂直电场共同作用的复合电场,液晶分子在此复合电场中呈现多畴排列,增大了视角。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现有IPS技术中液晶面板处于非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现有IPS技术中液晶面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液晶面板处于非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液晶面板内电场方向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液晶面板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I,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3,绝缘层4,液晶分子5,垂直取向膜6,第一电极7,第二电极8,第三电极9,第一电场区10,第二电场区11,第三电场区12,第四电场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I与第二基板2,所述第一基板I与第二基板2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第二基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电极8 ;所述第一基板I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条状的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本技术实施例中,增加了第三电极8,使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7和第三电极8之间形成水平电场和垂直电场形成的复合电场,使液晶分子4沿电场方向呈现多畴排列,增大了视角。优选地,第二电极7的宽度为第一电极6的宽度的1/5 1/2。通过减小第二电极7的宽度,可以在使液晶分子4实现多畴排列的同时得到较好的透过率。优选地,第三电极8为平面电极。第三电极8采用平面电极,可以在简单的制备工艺条件下得到水平电场和垂直电场形成的复合电场。优选地,第三电极8为狭缝状电极。第三电极8采用狭缝状电极可使液晶层的电场分布更为均匀,同时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的透过率。优选地,第三电极8为狭缝状电极,相邻的第三电极8之间的狭缝与第一电极6相对设置,且所述狭缝的宽度与第一电极6的宽度相同。具体地,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上还设置有垂直取向膜5,用于对液晶分子进行垂直取向。优选地,以第二电极7上施加的电压为参考电压,第一电极6上施加的电压与第三电极8上施加的电压相对于第二电极7上施加的电压对称。如图3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三电极8之间形成了一个狭缝,狭缝与第一电极6相对设置,且与第一电极6的宽度基本一致。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上均设置有取向膜,所述取向膜为垂直取向膜5,如聚酰亚胺层(PI层)。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以第二电极7上施加的电压为参考电压,第一电极6上施加的电压值和第三电极8上施加的电压值相对于第二电极7上施加的电压值对称;例如,给第二电极7施加的电压是+5V,给第一电极6施加的电压为+10V,则给第三电极8施加的电压为0V。如图3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I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I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条状的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第一电极6与第二电极7可同层、间隔设置,也可不同层设置,当不同层设置时,两电极之间通过绝缘层起到阻隔的效果。第二基板2上设置有第三电极8,第一基板I与第二基板2上形成有垂直取向膜5,所述垂直取向膜5用于对液晶分子4进行取向。通过增加第三电极8,使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7与第三电极8之间形成水平电场与垂直电场形成的复合电场,使液晶分子4沿电场方向取向,液晶分子4在复合电场作用下的偏转情况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液晶分子4在电场作用下呈多畴排列,该种多畴排列的方式可以起到增大视角的作用。第二电极7的宽度小于第一电极6 ;优选地,第二电极7的宽度为第一电极6的宽度的1/5 1/2 ;将第二电极7的宽度设置为第一电极6宽度的1/5 1/2,既可以实现形成水平电场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液晶面板的透过率。第二基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电极8,第三电极8为狭缝状电极;在第三电极8之上形成有垂直取向膜5,且第二 PI层完全覆盖了各个第三电极8。本实施例中的取向方式采用光取向,避免了摩擦取向产生的多种产品不良。第一 PI层和第二 PI层之间填充有液晶层,所述液晶层为负性液晶分子或正性液晶分子,本实施例中以负性液晶分子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三电极8的作用在于与第一电极6和第二电极7配合形成不同的电场区,因此第三电极8的具体形状不应当被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形状所限定;第三电极8还可以是平面电极,本实施例中以狭缝状电极为例进行说明。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7和第三电极8在两个基板之间形成复合电场,两基板之间的不同区域的液晶分子4受到的电场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条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灿占红明林丽锋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