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像素阵列。像素阵列具有多个像素。每一像素包含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一像素电极条纹。第二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二像素电极条纹。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交错设置,借此定义多个电极间距于其间。每一电极间距定义为介于两邻近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之间,并具有宽度。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极间距其中至少一者的宽度与其他电极间距的宽度不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每一电极间距的宽度沿邻近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之间的参考线的延伸方向而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渐变的电极间距的像素结构,所述电极间距是指相邻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之间的距离。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品质良善的显像能力且用电量低,因此常作为显示装置。一般来说,液晶显示装置利用数种不同的有源阵列技术。举例来说,扭转向列型显示器包含于不同角度下的扭转液晶与非扭转液晶,借此让光线通过。然而,由于液晶单元的长弛豫时间(relaxation time),扭转向列型显示器的应用受限于那些相对低的数据传输速率,且扭转向列型技术具有视角范围的限制。其他阵列技术诸如横向电场效应(In plane switching ;IPS)的结构或垂直配 向(Vertical alignment ;VA)的结构,可以提供更弹性的显示特性。在垂直配向的显示器中,当未施加电压时,液晶与基材保持垂直,以在交叉配置的偏光板之间产生黑屏。当施加电压时,液晶偏移至歪斜位置,借此让光线通过而产生灰阶显示。在横向电场效应的技术中,对液晶单元施加电场的相对电极(共用电极与像素电极)配置于相同基材上,如此液晶可以在同一平面重新定向(转向)。垂直配向的显示器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的高对比度与高反应速度的优点,而横向电场效应的结构则在大视角与斜视角下产生较小的色差。垂直配向-横向电场效应技术(Verticalalignment-in plane switching ;VA-IPS)是使用IPS电极结构搭配垂直配向显示模式,其中共用电极与像素电极配置于相同基材上。当未施加电压时,液晶与基材保持垂直。然而,在大视角与斜视角下的色彩失真(也就是色偏效应),将是垂直配向-横向电场效应显示器的问题。在横曲配向(transverse bend alignment ;TBA)结构中存在与垂直配向-横向电场效应显示器相似的技术。在横曲配向显示器里,除了在垂直配向-横向电场效应显示器中,配置于相同基材上的共用电极与像素电极外,在基材的相对侧上还会配置对向电极,此对向电极电性连接共用电极,使得对向电极与共用电极被施加相同的电压,以对液晶单元形成电场。当未施加电压时,在横曲配向显示器中的液晶与基材保持垂直,此与垂直配向-横向电场效应显不器相似。同样的,横曲配向技术于大视角与斜视角具有类似的色偏问题。一般来说,解决色偏问题的方法是增加像素中的电极间距数(电极间距是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之间的距离)。举例来说,图13示出在像素中带有不同电极间距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灰阶伽玛曲线图。如图13的B1/B2曲线与C1/C2曲线所示出,当视角斜度增加时,像素中带有14组电极间距的液晶显示装置,比起像素中带有4组电极间距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更平滑的伽玛曲线(也因此色偏性能较佳)。然而,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缩小尺寸的趋势,像素尺寸也缩小,因此配置于像素内的电极间距数也受到限制。因此,一种迄今尚未处理的需求存在于所属
中,凸显上述的缺陷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第一基材、第二基材、液晶层与像素阵列。第二基材与第一基材相对设置,借此定义单元间隙于其间。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的单元间隙中,且此液晶层定义有多个液晶单元。像素阵列具有多个像素。这些像素形成于第一基材上。每一像素连接所对应的液晶单元,且每一像素包含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一像素电极条纹。第二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二像素电极条纹。这些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交错设置,借此定义多个电极间距于其间,其中每一电极间距由两邻近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所定义,且每一电极间距具有宽度。参考线位于两邻近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之间,借此两邻近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相对于参考线对称,每一电极间距的宽度沿邻近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之间的参考线的延伸方向而变化。在一实施方式中,每一像素可包含对向电极。此对向电极形成于第二基材上并电性连接第二像素电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对向电极可以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施加于对向电极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电极还包含脊部,其中每一第一像素电极条纹自脊部延伸,借此每一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脊部定义一第一角度α I于其间。第二像素电极还包含顶部与底部。底部与顶部分开形成,且顶部及底部与第一像素电极的脊部平行,其中每一第二像素电极条纹自顶部或底部其中之一,朝向第一像素电极的脊部延伸,借此每一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一像素电极的脊部定义一第二角度α2于其间。第二角度α2与第一角度α I实质上不同。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像素电极的顶部、底部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以及第一像素电极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对称于第一像素电极的脊部设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像素电极还包含侧部与脊部。脊部自侧部垂直延伸,其中每一第一像素电极条纹自侧部与脊部其中之一延伸,借此每一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脊部定义一第一角度α I于其间。第二像素电极还包含侧部、顶部与底部。侧部具有第一末端与第二末端。第二末端与第一末端相对。顶部与底部分别自侧部的第一末端与二末端垂直延伸。此第二像素电极的侧部与第一像素电极的侧部平行对齐。每一第二像素电极条纹自侧部、顶部与底部其中之一,朝向第一像素电极的脊部延伸,借此每一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一像素电极的脊部定义一第二角度α 2于其间。第二角度α 2与第一角度αI实质上不同。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像素电极的侧部、顶部、底部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以及第一像素电极的侧部与第一像素电极条纹对称于第一像素电极的脊部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每一电极间距的宽度沿邻近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之间的参考线的延伸方向而连续变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每一电极间距的宽度沿邻近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之间的参考线的延伸方向而不连续变化。在一实施方式中,电极间距其中至少一者的宽度与其他电极间距的宽度不同。在一实施方式中,每一第一像素电极条纹包含直条纹、曲线条纹、斜条纹或阶梯状条纹。每一第二像素电极条纹包含直条纹、曲线条纹、斜条纹或阶梯状条纹。此外,此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多个栅极线与多个信号线。这些栅极线与信号线对应地电性连接至像素,其中每一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栅极线其中之一形成第一角度α 。此夕卜,每一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与栅极线其中的该一者形成第二角度α 2,其中第二角度α2与第一角度Ct I实质上不同。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第一基材、第二基材、液晶层与像素阵列。第二基材与第一基材相对设置,借此定义单元间隙于其间。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之间的单元间隙中,且此液晶层定义有多个液晶单元。像素阵列具有多个像素。这些像素形成于第一基材上。每一像素连接对应的液晶单元,且每一像素包含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一像素电极条纹。第二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二像素电极条纹。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交错设置,借此定义多个电极间距于其间。每一电极间距由邻近的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第二像素电极条纹所定义,且每一电极间距具有宽度,而电极间距其中至少一者的宽度与其他电极间距的宽度不同。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基材与一第二基材,该第一基材与该第二基材是相对设置,借此定义一单元间隙于其间;一液晶层,设置于该单元间隙中,且该液晶层定义有多个液晶单元;以及一像素阵列,该像素阵列具有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形成于该第一基材上,该每一像素连接所对应的该液晶单元,且该每一像素包含:一第一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以及一第二像素电极,具有多个第二像素电极条纹,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所述多个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交错设置,借此定义多个电极间距于其间;其中该每一电极间距由两邻近的该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该第二像素电极条纹所定义,且该每一电极间距具有一宽度;以及其中一参考线位于两邻近的该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该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之间,借此两邻近的该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该第二像素电极条纹相对于该参考线对称,该宽度沿邻近的该第一像素电极条纹与该第二像素电极条纹之间的该参考线的一延伸方向而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宇,丁天伦,廖乾煌,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