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096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扫描线、数据线、开关单元、液晶分子以及像素区域,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极,其位于所述像素区域,且与所述开关单元电性连接;以及导电电极层,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周缘的下方,所述导电电极层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以绝缘层隔开,其中所述导电电极层于形成所述液晶分子之预倾角时用以提供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改善显示面板出现暗线或亮度不均之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尤指一种可改善显示面板出现暗线或亮度不均(mura)之情形的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功能先进的显示器渐成为现今消费电子产品的重要特色,其中液晶显示器(LCDdisplay)已经逐渐成为各种电子设备如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计算机屏幕所广泛应用具有高分辨率彩色屏幕的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面板,而传统液晶显示面板是由两基板以及填充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构成;一般而言,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都会在两 基板上形成配向膜,以使液晶分子具有特定的排列。现有形成配向膜的方法是先涂布配向材料之后,再对配向材料进行配向工艺。目前业界发展出一种称为高分子安定化垂直配向(Ploymer StabilizedVertical Alignment, PSVA)的技术,此技术乃是在液晶材料中掺入适当浓度的单体化合物(monomer)并且震荡均匀。接着,将混合后的液晶材料置于加热器上加温到达等向性(Isotropy)状态。当液晶混合物降至室温时,液晶混合物会回到向列型(nematic)状态。然后,将液晶混合物注入至液晶盒并施与电压。当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排列稳定时,则使用紫外光(UV)或加热的方式让单体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层,由此达到稳定配向的目的。一般来说,在PSVA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会在像素结构的像素电极中形成配向夹缝,以使液晶分子产生特定的配向方向。在此请参阅图1,图I为现有技术中高分子安定化垂直配向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00对应于一像素(pixel)的部份示意图。如图I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数据线DL、扫描线SL、薄膜晶体管114以及像素电极110。像素电极110位于像素区域内,为一“米”(snow-flake like)字型的图案(layout),像素电极110包含中央垂直的主干(main trunk) 111、中央水平的主干112、以及与X轴夹角为±45度,±135度的分支部113三部分组成。其中垂直主干111和水平主干112将一像素的面积平均分成四个区域(domain),每个区域都由斜向45度的分支部113平铺组成。如此,便形成了上下和左右分别镜像对称的“米”字型的电极设计。其中,分支部113的部分分支电性连接至晶体管114,以将来自于数据线SL之电压传递至像素电极110上。在此请继续参阅图2,图2绘示了图I的像素电极110施加一定电压(譬如4V)所得到的理想的液晶倒向状况。如图2所示,当米字型的像素电极110在通电的情况下,液晶的倒向是由像素电极110的外侧开始逐渐向内侧倾倒,且其倾倒的角度是沿分支部的延伸方向,四个区域的液晶倾倒方向分别为±45度,±135度,都指向像素的中央区域。详细来说,如图2所示,四个区域中液晶倒向与X轴(即扫描线)的夹角为第一象限-135度,第二象限-45度,第三象限45度,第四象限135度。在此请继续参阅图3,图3绘示了图I沿A-B-C虚线所截的横截面内的液晶倒向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图I虚线位置上的横截面内(垂直于纸面的横截面),液晶倾倒的角度是由外侧向内侧倾倒,其方向指向像素的内部。在此请注意,在先前技术中,由于现有PSVA制程一定有一个先对液晶面板施加电压然后照UV光固化液晶分子预倾角的步骤,故在PSVA第一次施加电压时液晶配向的情况变得很重要。不管此时液晶配向理想与否,经过UV固化,其配向的状况会完全记忆在液晶盒(LC Cell)内。因此,如果能够尽可能的使得液晶的倒向趋向于如图2所示的理想排列就可以提高液晶屏的穿透率,从而提升液晶屏的显示效果。然而,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的像素电极设计,並无法使液晶分子达到理想的排列、理想的预倾角,而很可能会有倒向不良的情形,进而可能使液晶面板出现如图4所示的暗线DR,从而降低液晶效率,甚至产生亮度不均(即所谓的mura)的情形,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改善显示面板出现暗线或亮度不均之情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扫描线、数据线、开关单元、液晶分子以及像素区域,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极,其位于所述像素区域,且与所述开关单元电性连接;以及导电电极层,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周缘的下方,所述导电电极层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以绝缘层隔开,其中所述导电电极层于形成所述液晶分子之预倾角时用以提供电压。相较于现有高分子安定化垂直配向模式(PSVA)製程形成液晶分子预倾角的技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施加电压给设置在像素电极周缘下方的导电电极层,进而改善像素电极的边缘电场,使得像素电极周边的液晶分子能够得到很好的配向方向,进而提升液晶效率,改善面板亮度不均的现象,也不会有暗线形成,因而起到提升液晶显示效果的作用。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高分子安定化垂直配向模式(PSVA)液晶显示面板对应于一像素的部分示意图。图2绘示图I的像素电极施加一定电压所得到的理想的液晶倒向状况。图3绘示图I沿A-B-C虚线所截的横截面内的液晶倒向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PSVA液晶显不面板的广品效果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不面板500对应于一个像素)的部份不意图。图6为沿着图5中A-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环状导电层具有缺口的示意图。图8为环状导电层具有围绕成环状的多个导电构件的示意图。图9为导电构件具有锯齿状边缘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不面板的广品效果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对应于一个像素的部份示意图。图12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具有一字型之水平方向开口的像素电极的示意图。图12B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具有一字型之垂直方向开口的像素电极的示意图。图12C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具有叉字型或X字型开口的像素电极的示意图。图12D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具有米字型开口的像素电极的示意图。图13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像素电极之开口与周围部间的最短距离不为零的示意图。 图13B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像素电极之开口由多个不连续开口组成的示意图。图13C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像素电极之开口包含矩形的块状开口的示意图。图13D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像素电极之开口包含圆形的块状开口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之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水平」、「垂直」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此请参阅图5及图6,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不面板500对应于一个像素(pixel)的部份示意图,图6为沿着图5中A-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500是采用高分子安定化垂直配向模式(PSVA)液晶显示面板作为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液晶显示面板500具有数据线DL、扫描线SL、开关单元514、液晶分子(未图示)、像素电极510以及导电电极层520。较佳地,开关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具有扫描线、数据线、开关单元、液晶分子以及像素区域,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开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极,其位于所述像素区域,且与所述开关单元电性连接;以及导电电极层,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周缘的下方,所述导电电极层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以绝缘层隔开,其中所述导电电极层于形成所述液晶分子之预倾角时用以提供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