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096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设置有屏蔽电极,彩色滤光片基板设置有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和屏蔽电极等电位,使得夹持在公共电极和屏蔽电极之间的液晶层形成常黑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阵列基板上增加一层屏蔽电极,利用其与彩色滤光片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形成等位电压,使得位于两者之间的液晶层自然形成常黑显示,从而替代BM层实现遮光效果,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一般包括阵列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填充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图I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所示AA线的剖面示意图。参阅图I、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10、彩色滤光片基板120以及填充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130。阵列基板110上设置有扫描电极111、数据电极112以及相互交叉形成的矩形的像素区域113,在每个像素区域113还设置有像素电极114以及驱动像素电极的TFT (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115,像素电极114通过接触孔116电连接至TFT115的源 极。为遮挡由于像素电极114的边缘电场引起的指向混乱的液晶以及扫描电极111和数据电极112至像素电极114边缘处的漏光区域,彩色滤光片基板120在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黑矩阵(Black Matrix, BM)层 117。除去被黑矩阵层117遮挡的不透光区域,每个像素区域113的透光区域,即为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开口率越大,显示面板100的光穿透率越好、能耗表现越佳。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以更大程度地增加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以更大程度地增加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设置有屏蔽电极,彩色滤光片基板设置有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和屏蔽电极等电位,使得夹持在公共电极和屏蔽电极之间的液晶层形成常黑显示。其中,阵列基板包括垂直相交设置的数据电极和扫描电极,以及设置在数据电极和扫描电极所围区域内的像素电极,屏蔽电极设置在像素电极的下层。其中,扫描电极设置于阵列基板表面,绝缘层、屏蔽电极、钝化层和像素电极依次设置在扫描电极上,屏蔽电极为覆盖在绝缘层上的一整片透明电极层。其中,扫描电极设置于阵列基板表面,绝缘层、屏蔽电极、钝化层和像素电极依次设置在扫描电极上,屏蔽电极为对应设置于扫描电极上方的条形电极,且在平行于数据电极的方向上,屏蔽电极设置的宽度大于扫描电极的宽度,屏蔽电极至少延伸至位于同一扫描电极两侧的相邻两个像素电极的边缘处。其中,屏蔽电极为对应扫描电极平行间隔设置的透明电极层。其中,屏蔽电极为对应扫描电极平行间隔设置的不透光的金属层。其中,数据电极设置于阵列基板表面,绝缘层、屏蔽电极、钝化层和像素电极依次设置在数据电极上,屏蔽电极为对应设置于数据电极上方的条形电极,且在平行于扫描电极的方向上,屏蔽电极设置的宽度大于数据电极的宽度,屏蔽电极至少延伸至位于同一数据电极两侧的相邻两个像素电极的边缘处。其中,屏蔽电极为对应数据电极平行间隔设置的透明电极层。其中,屏蔽电极为对应数据电极平行间隔设置的不透光的金属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夹持于两者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设置有屏蔽电极,彩色滤光片基板设置有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和屏蔽电极等电位,使得夹持在公共电极和屏蔽电极之间的液晶层形成常黑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阵列基板上增加一层屏蔽电极,利用其与彩色滤光片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形成等位电压,使得位于两者之间的液晶层 自然形成常黑显示,从而替代BM层实现遮光效果,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进一步地,由于BM层的大大减少,使得显示面板的开口区能够有效避免因两基板对组精度的偏差而产生的显示差异,从而使得产品的光学表现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所示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所示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沿图6所示CC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沿图8所示DD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所示BB线的剖面示意图。参阅图4和图5,显示面板300包括阵列基板310、彩色滤光片基板320以及液晶层330。其中,阵列基板310和彩色滤光片基板320相对间隔设置,液晶层330夹持于阵列基板310和彩色滤光片基板320之间。彩色滤光片基板320上设置有公共电极321,阵列基板310的表面设置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条数据电极311、沿垂直于数据电极311方向相交设置的多条扫描电极312以及设置在数据电极311和扫描电极312所围区域内的像素电极313。如图4所示,扫描电极312上还依次设置有绝缘层314、屏蔽电极315和钝化层316,像素电极313设置于钝化层316上。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电极315设置在像素电极313的下层,并且是覆盖在绝缘层314上的一整片透明电极层。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0在显示时,屏蔽电极315可以屏蔽位于其下方的电场,即位于屏蔽电极315下方的整个矩形区域的电场,并且屏蔽电极315和公共电极321等电位,形成的电场使得夹持在两者之间的液晶层330中的液晶分子偏转,进而形成常黑显示(normally black)。在此常黑显示状态下,显示面板300的彩色滤光片基板320在对应扫描电极312和数据电极311至像素电极313的区域不再需要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黑矩阵层进行遮光,进而使得开口率明显增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屏蔽电极315与公共电极321的材料相同,均为透明透光的电极层,例如氧化铟锡(ITO)。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黑矩阵层的取消,在显示 面板300的成盒制程中,阵列基板310和彩色滤光片基板320不必十分精确的进行对组,即使对组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偏差区域的液晶层330也会由于没有等电位电场的影响而无法形成常黑显示,从而使得显示面板300的光学表现更加稳定。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沿图6所示CC线的剖面示意图。参阅图6和图7,显示面板500与上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00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电极515为对应设置于扫描电极512上方的条形电极。其中,在平行于数据电极511的方向上,即图7所示的CC剖面方向上,屏蔽电极515设置的宽度大于扫描电极512的宽度,屏蔽电极515至少延伸至位于同一扫描电极512两侧的相邻两个像素电极513的边缘处。另外,显示面板500的数据电极511的上方还设置有黑矩阵层517,黑矩阵层517的宽度大于数据电极511的宽度,即黑矩阵层517至少延伸至位于同一数据电极511两侧的相邻两个像素电极513的边缘处。本实施例的显不面板500在显不时,屏蔽电极515可以屏蔽位于其下方的电场,即位于屏蔽电极515下方的所有扫描电极512以及扫描电极512至像素电极513边缘处的电场,并且屏蔽电极515和公共电极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设置有屏蔽电极,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设置有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等电位,使得夹持在所述公共电极和所述屏蔽电极之间的所述液晶层形成常黑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时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