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视角控制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器技术

技术编号:816096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视角控制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该方法应用于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方法包括: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中配置第一面状透明电极,在液晶显示板的阵列基板中配置第二条状透明电极,以通过所述第一面状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配置的电极之间形成边缘电场;通过控制形成的边缘电场,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中分别提供电极,利用对电极之间的边缘场效应的控制,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视角可控,从而提供了一种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简单的视角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视角控制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不器。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对于个人使用的笔记本计算机,个人在公共场合使用笔记本计算机的时候,希望有较小的视角以保护隐私,当在家庭中多人共同使用台式或者笔记本式计算机观看视频时,希望计算机的液晶显示器具有较大的视角从而方便多人的使用,在例如银行服务厅的公共计算机,也同时需要大家共赏的“公共”模式和防偷窥的“私人”模式。基于这种需求,现有技术中提出一些视角可控的显示方式,例如用多液晶层来实 现视角可控,一层实现灰阶控制,另一层实现视角控制;在例如双背光系统的方法,其中一个背光系统用于宽视角显示,另一个背光系统用于窄视角显示。然而,这些方法要么增加液晶层的层数,要么增加背光系统,增大了液晶屏的体积,并且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视角控制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视角可控的显示器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视角控制方法,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中配置第一面状透明电极,在液晶显示板的阵列基板中配置第二条状透明电极,以通过所述第一面状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配置的电极之间形成边缘电场;通过控制形成的边缘电场,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上施加像素极电压,所述通过控制形成的边缘电场,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包括在所述第一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偏置电压,通过调整所述偏置电压,调整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其中,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随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减小。进一步地,在所述阵列基板的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之间还配置有第四面状透明电极,在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之间配置有绝缘层;其中,当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从亮态恢复到暗态时,在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一预设时间长度的短时电压,以使液晶分子迅速恢复到垂直状态,否则,在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OV电压或不加电压。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和阵列基板的透明基板之间还配置第三条状透明电极,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和第三条状透明电极之间由绝缘层隔开。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上施加像素极电压,在所述第三条状透明电极上施加公共电极电压,所述通过控制形成的边缘电场,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包括在所述第一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偏置电压,通过调整所述偏置电压,调整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其中,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随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减小。进一步地,在所述阵列基板的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三条状透明电极之间还配置有第四面状透明电极,在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三条状透明电极之间配置有绝缘层;其中,当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从亮态恢复到暗态时,在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一预设时间长度的短时电压,以使液晶分子迅速恢复到垂直状态,否则,在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OV电压或不加电压。通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视角控制方法,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中分别提供电极,利用对电极之间的边缘场效应的控制,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视角可控,从而提供 了一种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简单的视角控制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和在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之上形成的彩色滤光片,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透明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彩色滤光片上配置有第一面状透明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上配置第二条状透明电极;其中,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用于施加像素极电压,所述第一面状透明电极用于施加偏置电压,以通过控制所述偏置电压使得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在不同的视角范围下进行图像显示。进一步地,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中间具有液晶层,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在不加电压时为垂直排列的正性液晶。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和阵列基板的第二透明基板之间还配置第三条状透明电极,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三条状透明电极错开排列,并由绝缘层隔开,所述第三条状透明电极用于施加公共电极电压。进一步地,在第二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第四面状透明电极,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之间由绝缘层隔开,其中,当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从亮态恢复到暗态时,在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一预设时间长度的短时电压,以使液晶分子迅速恢复到垂直状态,否则,在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OV电压或不加电压。进一步地,在第二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三条状透明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第四面状透明电极,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三条状透明电极之间由绝缘层隔开,其中,当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从亮态恢复到暗态时,在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一预设时间长度的短时电压,以使液晶分子迅速恢复到垂直状态,否则,在所述第四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OV电压或不加电压。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视角随第一面状透明电极上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减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彩膜基板中的面状透明电极,以及TFT阵列基板中的两层条状透明电极,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可改变显示视角的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对于现有的TN模式或FFS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在体积上没有明显的增加,制作工艺简单,降低了可控视角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任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进行驱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还用于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施加在第一面状透明电极上的偏置电压,从而控制液晶显示面板在宽视角模式和窄视角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路将液晶显示面板从宽视角模式换到窄视角模式时,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偏置电压;其中,驱动电路通过增大或减小偏置电压,使得显示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相应的减小或增加;所述驱动电路将液晶显示面板从窄视角模式切换到宽视角模式时,去除第一面状透明电极上施加的偏置电压。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模式选择输入键,所述驱动电路根据模式选择输·入键的选择在宽视角模式或窄视角模式下进行切换,或在窄视角模式下增大或减小液晶显示面板的视角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器,通过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中的面状透明电极,以及TFT阵列基板中的两层条状透明电极,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可改变显示视角的液晶显示面板,并采用驱动电路对液晶显示面板进行驱动。驱动电路通过施加在彩膜基板中面状透明电极上的偏置电压,实现视角可调。该液晶显示器对于现有的TN模式或FFS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在体积上没有明显的增加,制作工艺简单,降低了可控视角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TN模式液晶显示原理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FFS模式液晶显示原理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视角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宽视角下亮态实现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视角控制方法,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中配置第一面状透明电极,在液晶显示板的阵列基板中配置第二条状透明电极,以通过所述第一面状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条状透明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配置的电极之间形成边缘电场;通过控制形成的边缘电场,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